在领导力与执行力被聚焦的时代里,责任文化默默无闻地充当了管理绩效幕后的支点,而这一点却是经常被管理者遗忘的角落。 在济南炼油厂,一个1971年建立的国有炼油企业,在某些工序(如裂解)在阴雨天是最容易爆炸的。而每当老天电闪雷鸣,在家的员工都会不约而同地跑向工厂,跑向自己的车间,跑向平日坚守的工作岗位......尽管企业的安全措施已经不再需要员工这样作了,但多年养成的习惯总是让他们一次次重复同样的故事。这在我们许多企业里是少见的。是什么驱使他们这样做呢?甚至可以一试生死? 其背后的动力是员工的责任感。 责任是什么 从社会到企业,从领导层到基层,都在说“责任”二字。那么,责任是什么呢?责任缺失在企业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 ■整天强调执行,但却谁都不主动执行。 ■管理者和员工只是抱怨存在的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 ■管理者只顾保护自己的地盘,而不去为了实现目标而携手努力。 ■想挣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事业发展,却没有更多的员工对自身的提高负起责任。 ■许多员工不仅不愿承担责任,以至于对错误都觉得“无所谓,大不了罚点款,走人”,员工频频跳槽。 这是在许多企业最常见的一幕幕。 据美国一项调查表明,责任感强的企业,效率、绩效等综合经济指标明显高于“责任感弱”的公司。也就是说,当企业界不停地呼唤诚信、呼唤执行力、呼唤领导力的时候,殊不知责任、责任心、责任感正是诚信和执行力的真正支柱。 豆腐渣工程、假冒伪劣产品,人们往往用诚信的缺失来谴责,但如果深入剖析就会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是这些工程的管理者、员工以至于当地政府官员责任感的缺失。 员工责任感的高低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而员工责任感的匮乏,往往会成为一个企业运营不善的直接原因。那些缺乏责任感的员工,不会视企业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企业也便因此存在着潜在的危机。而反之企业则兴旺发达。 总部位于温州的电器产销企业天正集团,以“责任”为切入点推行“责任文化”理念,强化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培养员工各方面的自觉、自愿、自然的行为。 重庆三耳集团 “以提高家庭烹调水平为己任,把美味送进千家万户”。该集团秉承铸造“百年三耳”的经营理念来构建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营造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负责……的责任文化氛围。 …… 这些企业所取得的良好成效告诉我们,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 责任文化怎样建立 责任如此重要,责任感如此受到推崇,那责任感如何培养?责任文化又如何建设呢? 员工责任感的建立,重在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积极的企业文化建设来塑造员工积极性,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督促员工积极向上;人性化的企业制度使敢于承担责任的员工积极性不受伤害。而具体在“责任文化”的实施和执行上,要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要点: 第一、公司要注重对员工,对社会的责任。一是要职责工作明确,完善公司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增强员工责任感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二是适当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三是力所能及的满足员工个人发展。 第二、企业高层要率先提倡、实施和落实能够被员工认同的“责任文化”,成为“责任文化”执行的典范和勇于负责、敢于负责的管理者,要把推动和传播“责任文化”作为自己工作的要务,与所有员工一起形成一个负责任的优秀团队。否则员工就会失去信心。 第三、中层管理者要深刻领会高层对“责任文化”的倡导和引领,接过“责任文化”的拉力棒,按照“责任文化”中核心价值观及相关理念的要求提高责任意识,规范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发挥认真负责的榜样作用。同时要要大力宣扬企业的“责任文化”,要对员工如何认识和执行“责任文化”进行具体指导和监督,让“责任文化”在企业当中迅速传播和实施,并带领员工在工作中不断丰富和提升“责任文化”。 第四、责任文化的实施和执行要与企业中不同的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协作相联系,共同打造跨部门的“责任文化”。例如当员工在平日的工作中出现失误时,相关人员要自然联想到:这是我的责任,或我也有责任,继而反思我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完成利润指标,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要反思:我该负什么责任? 第五、员工责任第一。在实施“责任文化”过程中,要坚定不移推行“核心责任人制”,即企业各个管理层级直至最基层班组,都要确定一个核心责任人。以核心责任人为管理程序中的基本连接点,维系和衔接企业的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以及工作边缘环节之间的工作关系。核心责任人承担以实现企业确定的工作目标相应范围的全部责任。 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把企业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并与企业共成长,那么这个企业的发展速度是令人生畏的。只要每个人都肩负这份责任,并在具体工作中细致地走好每一步,企业的远景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