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为期4天的第15届广州国际鞋类皮具暨工业设备展开幕。当前来参展的中外来客们从该展会上获悉9月12日至15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将有大规模的鞋业皮具展后,他们都表示了强烈的关注。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造’鞋已经称霸全球,但中国仍缺乏一个与其制造业地位相匹配的,可以称霸全球的鞋业皮具展。”人们纷纷揣测:中博会这个从某种程度上讲带有一定独占性的国家级展会可能成为之后的又一个更大规模的对接国际舞台的平台,有望为入世后中国鞋业皮具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商机。
国家与行业协会合力打造经国务院批准,第二届中博会上升为国家行为,它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以及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联合主办。展览特设了鞋业皮具展区,标准展位600个,面积1万平方米。国家行为意味着国家倾力打造和扶持,包括以国家的名誉出面,通过多渠道向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出邀请参展参会。而且本次展会的重点与法国联袂合作,法国以国家力量发动,并率领本国企业届时参展。
广东鞋业厂商会会长丘小广透露,鞋业皮具展区将强调内外贸结合,为中国鞋业皮具企业提供一个展示最新产品和企业全貌、广招代理商和加工订单、开展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信息交流的平台,从而推动中国鞋业皮具产业升级,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全方位进入国际市场。
产业强力支持展会除了政府强势推动,中博会打造世界级鞋业皮具展更得力于广东巨大的鞋业皮具产业支持。
从区域来看,目前,中国年产鞋已达80亿双,约占全球生产量70%,中国已跃升为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大国。而在中国,广东鞋业的生产制造能力无出其右。2004年广东鞋类生产目前年产数量达35亿双,占全国年产量的一半左右,约占全球的1/3,而年出口量已达25亿双,接近全国出口量的一半;广东皮具产量更是占全国60%以上。另外,在多年发展历程中,由于港台以及意大利等制鞋技术的大量渗透和加盟,使得制鞋在材料开发创新、制鞋机器研制、生产技术和改良革新与时俱进、日益成熟。中国制造的中高档鞋的多是从广东发布出去的。
产业支持除了生产,还有流通优势。广州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流通基地,珠三角星罗棋布的制鞋厂为广州的专业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源,而珠三角的鞋厂则通过广州鞋业市场这个重要的贸易窗口,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形成唇齿相依的产业链,广州仅批发吞吐量就占了全球20%―3 0%。广东方面,目前惠州惠东、江门鹤山、花都狮岭东莞、深圳、茂名等产区、金龙盘国际鞋业皮具贸易广场、广州新华南鞋业百货城等专业市场以及各大知名品牌企业均表示参展。广东鞋业皮具制造商与批发、零售商参展中博会对全球产业链各个环节加盟中博会有极大的影响力。5月26日,美中服装鞋业协会来广州,获悉此讯后,表示要组织美国采购团前来参展大采购,其副会长说:“很希望明年把中美鞋业技术贸易交流会也加盟到中博会来,而今年的中美鞋业技术贸易交流会是在东莞举行的。广大的中小企业听闻此讯最为兴奋。因为中国有如此庞大的生产和消费量,但是中国高规格、大规模、专业化的出口实在太过缺乏。”
内人士说,国内的展会里,历史最久、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广交会,国际买家很乐意参加广交会。广交会里有鞋业皮具专业展馆,但遗憾的是,广交会里的鞋业皮具馆容纳量太有限了,成千上万的鞋商皮革商要想进广交会,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小企业、港资、台资都进不去。而且广交会只有外贸,没有内贸,中国的鞋商们期盼有一个大规模的、有采购力的、内外贸一起做的新的鞋业“广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