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国际平台
品牌企业基地是以鞋革产业为核心、兼容其他轻工产业的集产品研发、商贸展示、行政办公、物流配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鞋类产业发展平台,也是西部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创新平台。将依托1500多家专业制造商、年产量1.2亿双的制造规模优势,为国内外贸易商提供一个高效、便捷、完善的一体化国际贸易平台。
关键词2:出口贸易优势
品牌企业基地规划占地约160亩,面积9万平方米。项目东南与武侯大道相接,北临国道川藏路。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约5公里,距成都火车西站和火车南站均约6公里。依托区域内强大的产业基础,便利的交通物流,基地出口贸易优势彰显。
关键词3:高端品牌运作基地
品牌企业基地将有效整合区域土地资源和产业资源,吸引国内外具有品牌知名度的鞋业制造商、贸易商和服务商入驻,引进先进管理理念、高效生产工艺、领先研发技术和即时市场资讯,提升本土鞋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品牌意识,使产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组合,最终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中国鞋业的高端品牌运作基地。
关键词4:和谐的生态环境
项目分为A、B、C、D、E、F六个组团,共22栋47套物业,面积从600平方米到3000平方米不等。项目物业建筑形式风格各异,前卫视觉建筑单体,提供企业多元化空间选择,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建筑形式、风格及户型,在符合园区及项目的总体规划前提下,可根据企业的需求作局部调整。
品牌企业基地导入国际化生态办公理念,各种建筑形式有机结合,构筑立体景观网络,移步换景,人与自然、建筑、空间、工作完全融为一体,形成建筑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环境。
精彩点滴
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刘欣:
打造中国西部工业园,促使鞋业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提升,是件大好事。我们将全力支持、并与园区一块在市场开拓、品牌创建、应对国际贸易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发展国际贸易对鞋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希望武侯鞋业努力发展外贸,力争将鞋业贸易发展成为四川省出口支柱行业。
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后强: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怎么实现一体化?产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在这一进程中,武侯区结合区域实际,大力发展制鞋业。可以说,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具有六大特色:即包容的气度、宽松的环境、创新的精神、和谐的氛围、为民的思想和务实的态度。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起步良好、潜力巨大、前途光明,现在西部鞋都品牌企业基地项目也正式启动,“鞋都”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成长股”。
武侯区政府副区长、中国西部鞋都管委会主任夏先义:
区委、区政府把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作为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鞋业集中发展的重要载体,致力于将园区建设成为一个以鞋业为先导、带动相关产业聚集发展并在国内有先导性、独创性的示范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建设以及园区争创“中国西部鞋都”、“中国女鞋之都”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我们将继续坚持走规范、品牌、精品发展之路,努力形成庞大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城镇,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着力解决群众就业和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出重要贡献。
四川西部鞋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国资代表彭军:
中国西部鞋都把制造、研发、物流、商贸、金融、、配套服务等20余个相关行业引入园区,形成行业上、中、下游紧密连接、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链。而位于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核心地段的品牌企业基地,作为中国鞋业的高端品牌运作基地,必将建成集产品研发、商贸展示、贴牌管理、物流配套、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工业中心,建成国内外鞋业厂商开拓西部广袤市场、壮大品牌实力的发展乐园。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成都代表处首席代表汪道君:
作为成都人,我很荣幸咱们成都能在“三州一都”中占一角。目前,鞋业发展面临挑战,必须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由政府牵头建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由政府牵头引导向品牌化方向发展是件很好的事情。我做外贸就是从开始的,对鞋业非常有感情,如果能利用意大利资源为成都鞋业发展做贡献我很愿意,希望武侯鞋业有“整行”“整市”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