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5月18日在北京《财富》全球论坛会上说,环保指标将被纳入官员政绩考核,这首先会在发达地区展开,“对发达地区来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能要超过经济发展”。 他同时透露正在酝酿的《循环经济法》今年有望推出。 谈中国绿色GDP 中国的“环保风暴”风头正劲。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透露了一项推进绿色GDP的重要时间表:2006年年底以前,要向全社会公布关于全国推行官员业绩考核结果。 潘岳介绍说,目前,绿色GDP试点已经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十个城市中进行。潘岳所指的绿色GDP全称为绿色GDP核算,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综合了经济与环境核算,是一种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可以理解为“真实GDP”,因为它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且反映了质量,能更为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 为了推动这一体系,“地方官员的‘乌纱帽’从此将与绿色GDP联系在一起”。环境损失、环境污染、能耗等都会导致业绩“倒扣”,这些都将作为评价官员业绩的指标纳入考核。 潘岳说,实际上,现在实行绿色GDP官员业绩考核试点是包括四川、内蒙古在内的3个省份。明年,三省份的绿色GDP官员业绩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布。“我认为,在全国推行官员业绩考核结果应该会在2006年年底前向全社会公布,这是科学发展观中应有之义。” 潘岳说,2010年环保业有望创收5000亿。 潘岳说,环保产业会有些减免税收的鼓励措施,他希望国外先进环保企业把节能技术带入中国。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环保行业收入总额为2500亿元人民币以上,今年预计达到3000亿,2010年有望达到5000亿,这对很多跨国企业是巨大商机。 潘岳称,中国环保事业的推进需要媒体、NGO组织、民众、专家等各方力量的加入。他认为要解决中国的环保问题,第一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GDP核算体系;二是把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四是建立循环经济战略并大力开发新能源技术,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提供法律和政治的保障,来支持环保领域内的公众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