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北京骄阳似火,让人不想出门。但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制鞋精英,不顾40℃的骄阳,汇聚北京京广中心宴会厅,共同商讨世界鞋业的未来发展。在他们看来,高温的天气不会持续很久,但贸易间的摩擦“高温”,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降温”。 中国鞋业近年来可谓“战火连连”:西班牙烧鞋、俄罗斯扣鞋、劳保鞋遭受欧盟反倾销调查。制鞋业在中国又是个大产业,面对不断出现的劫难和日趋严峻的贸易环境,大家都在关注,共商中欧鞋业的未来。 一、欧盟反倾销箭为何射向我劳保鞋 此次我国的劳保鞋遭受欧盟反倾销调查归其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的劳动成本、原材料与欧洲比较,相对来说比较低,从而导致制鞋成本降低,对欧洲制鞋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2、欧盟官员的任务就是解决反倾销、打假等问题,所以这经决定了反倾销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今天是我们中国鞋遭受反倾销,那么明天就可能轮到其他亚洲国家,但无论怎样,欧盟都必须要遵守贸易自由化方针; 3、20年前中国并未加入WTO,欧盟对中国鞋实行了配额制度,虽然对中国鞋进行了限制,但是中国输入欧盟的鞋子增长还是很快的。2005年1月欧盟取消了配额制度,就像一个大坝崩溃了一样,洪水便随之冲出,就会导致有人受伤,有人死掉,有人活不下来,这部分人主要是鞋类制造商,因而受伤的人就要向欧盟提要求; 4、欧盟的监控数据存在三大错误,一是作为同期比较的基数有问题,事实上,“中国鞋类进口数量激增,价格大幅下降”并不存在;二是计算有问题,7个平均单价竟然错了4个;三是总量、总价和单价与欧盟统计局和我国海关统计数据有很大出入。 二、面对贸易摩擦 我鞋企该何去何从 针对来势凶猛的欧盟鞋类“反倾销第一案”,中国鞋企该如何是好? 1、中国鞋企可以学温州打火机应诉欧盟反倾销的经验,联合起来应诉; 2、用事实来说话,由于欧盟的监控数据与我国的统计大相径庭,所以我国鞋企应该以实际统计数据来回应欧盟; 3、中欧双方静下心来,进行谈判,相互合作。 三、中国鞋如何平安踏进欧盟 今后的“鞋”该怎么走、怎么样踏进欧盟的“门槛儿”呢? 1、我们应该提高质量,打响品牌; 2、是像耐克等品牌那样在拓展国际市场时,做大量的广告,舍得花钱; 3、是要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4、是通过欧洲已有的批发商、采购集团、连锁店等进入欧盟; 5、是企业可以通过小批量生产,多次交货。 四、贸易摩擦乃常态 鞋企须变对手为伙伴 2005年将是贸易摩擦的多发年,下半年估计将会更加热闹。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在短短几年内发生大的改变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所以贸易摩擦常会是一种常态。而且还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如除了与发达国家的摩擦外,与发展中国家也会有摩擦,因为我们日趋成熟的支柱产业可能就是他们的新兴产业。 那么贸易环境的改变迫使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思路,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单纯的反倾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打赢了这一场,今后可能还有形形色色的官司在等着你。最重要的还是让大家共享发展的利益。 论坛上,欧洲三位代表纷纷表示,希望欧洲鞋能进入中国市场,希望在座的每个人都能穿上意大利的鞋子,但关键是欧洲鞋该如何才能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1、了解中国的相关政策、规则及做法; 2、有足够的耐心; 3、在中国相关商会及协会的帮助下,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面对不断出现的劫难和日趋严峻的贸易环境,栾春生会长在论坛上说到:“合则两利,逗则两败,”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与欧盟进行合作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首先,双方按照WTO框架下的原则办事,规定互用关税,尊重商品的知识产权,反对抄袭; 其次,世界各国从事国际贸易的官员应该考虑应32种鞋类关税统一,或实现零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