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由中国皮革和制鞋研究院、国家皮革和制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鞋类检测中心联合主办的“鞋类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研讨会”在晋江召开。
针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积极探讨鞋类产品出口对策,以应对鞋类出口的贸易壁垒。结合鞋类出口实际产生的相关问题,晋江市10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现场向专家取经。
创建自主出口品牌
研讨会上,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处长董鹏做了《实施出口品牌战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专题讲座。他认为,在我国外贸出口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出口增长质量不高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自主品牌建设薄弱。
在晋江同样存在着自主品牌建设薄弱的弊病。据悉,晋江拥有3000多家鞋类及配套生产企业,年产值超200亿元,出口额超10亿美元。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相当的情况下,晋江鞋类企业打造国内品牌的积极性更高,目前有几十个国内品牌,但出口品牌只有2个,两者相比极不对称。对此,参加会议的晋江市市长杨益民认为,如果晋江鞋类产品出口现在无法有所突破,以后晋江鞋对外出口会更艰难。
开拓多元出口市场
针对欧美市场的贸易壁垒,与会专家介绍了欧盟鞋类市场相关的技术法规、欧盟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国际贸易规则,引导企业规避设限等风险。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玉中对鞋类产品出口热点问题进行了剖析。他认为,开辟多元化市场,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是促进制鞋行业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积极应对,以规避欧美设限风险;并积极开拓中东、拉美等新市场来分散风险。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处长董鹏及商务二秘徐伟先生就中东、海湾地区出口市场做了介绍,并对阿拉伯国家出口贸易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提醒晋江企业应该注意中东国家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性、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生产产品,避免造成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