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欧盟作出决定,启动对中国产两个税号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消息传出后,欧盟又列出7月中旬与9月初对中国纺织面料和皮面皮鞋实施反倾销调查的两个时间段。
这使得刚刚经历了中美、中欧纺织品争端的“中国制造”,再次在鞋业上绷紧神经。而作为以欧盟为主要出口地的辽沈鞋企―――97%的鞋产品都出口到欧盟,其面临的形势则更为严峻。沈阳海关和沈阳服装纺织行业商会的相关人士表示,欧盟是辽沈地区鞋类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一旦欧盟反倾销调查启动,或者涉及倾销类种增加,对辽沈地区的出口鞋企来说,将是一个时刻都可能爆炸的“炸弹”。
97%鞋类出口至欧盟
沈阳海关统计,欧盟是辽沈地区鞋类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上半年,辽宁省鞋类对欧盟的出口总值达193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占辽宁省鞋类出口的97%。其中,沈阳市的出口总值达1091万美元,增长15.1%,占省内出口总值的56.3%。“目前,辽宁省鞋类出口主要以皮革制鞋面的鞋靴为主。上半年,鞋类对欧盟出口皮革制鞋面的鞋靴210万双,占出口总量的87.5%。其中,橡、塑或革外底,皮革制鞋面的其他运动鞋靴出口147万双,增长75.8%。”海关人士说。
均价下降影响企业利润
“鞋类出口均价的下降,已严重影响了鞋类出口企业的出口利润,这也是鞋企利润不高的根本原因。”沈阳服装纺织行业商会会长高基富分析说:“目前,沈阳市共有大小鞋企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100家左右,但企业仍显现出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等差距。”
据了解,辽宁省鞋类上半年对欧盟出口240万双,而出口均价却为8.1美元/双。
上万员工可能面临岗位危机
制鞋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欧盟反倾销调查成立,那么制鞋企业在出口时必须交纳大量反倾销税款,这给出口企业的生存带来巨大压力,也会增加本地鞋企上万名就业工人的岗位危机。
据高基富介绍,“沈阳范围内,100人以上的制鞋企业达120余家,其他均为小手工作坊。粗略估计一下,本地制鞋业安排下岗员工已超过2万人,全省就业人员也达10万人。”
“对于中国而言,制鞋业有劳动力资源、原料资源和基础设备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这决定了其在国际制鞋业生产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同样,鞋业也是辽宁省的出口强势项目。”高基富说:“但是,欧盟反倾销一旦正式启动,那么其对辽沈鞋类出口企业的影响不可估计。”“从鞋类出口种类看,辽沈地区以皮面鞋为主,正好是欧盟反倾销调查的范畴,加之对欧出口数量大,出口均价低,企业利润少,所以一旦反倾销正式启动后,将使小规模鞋类出口加工企业面临生存危机。”高基富解释说。
辽沈鞋企冷淡面对危机
但是,尽管面临如此严重的危机,辽沈鞋类企业对此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主表现冷淡,也没有企业去想办法应对欧盟的反倾销调查。
据悉,欧盟从2月1日起便开始收集中国鞋出口到本国市场的数据,并简化了反倾销调查程序,此项措施为欧盟加快实施反倾销做出了准备,所以我国鞋类产品遭遇反倾销或特保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