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中国鞋走遍乌克兰大地_国内动态_信息资讯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5-10-2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4|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我国鞋类制品对乌克兰出口不断扩大,目前在乌克兰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中国鞋低质低价的形象并没有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而改变,相反

    近年来我国鞋类制品对乌克兰出口不断扩大,目前在乌克兰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中国鞋低质低价的形象并没有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而改变,相反我产品的大量涌入,已使得限制中国鞋进口的声音也在不断升高,因此如不对鞋类制品的出口进行战略调整,将很难避免乌克兰对我国产品采取反倾销等措施,限制或抑制我产品的进口,影响我鞋类制品正常对乌克兰出口。

    鞋类制品是目前我国出口竞争力最强的产品之一,中国产鞋类制品畅销全球五大洲,不论是在传统的制鞋强国意大利还是在新兴制鞋强国西班牙,中国鞋都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这使得鞋类产品成为我国出口商品中反倾销案例最多的商品之一。在今日的乌克兰,中国鞋在乌克兰市场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据统计在进口鞋一统乌克兰市场的情况下,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占乌克兰鞋类制品进口总量的91.8%,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乌克兰人都在穿中国鞋,“中国在给乌克兰造鞋”。但在欣喜的看到我产品大举进入乌克兰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正是中国鞋的大量进口,也使得乌克兰制鞋业遭受严重冲击,由此也使得限制中国鞋进口的声音也在不断升高,因此如我们不能正确引导的鞋类企业的出口,进一步规范秩序,乌克兰有可能会对我产品采取反倾销等措施,限制或抑制我产品的进口,影响我国鞋类制品正常对乌克兰出口。

    生产企业举步维艰

   乌克兰与其他独联体国家一样,轻工业生产较为落后,虽然近年来乌克兰鞋类制品的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产能不断扩大,产量已由2000年年产1350万双上升至2004年的1960万双,增长近50%,但仍然难以与进口产品相抗衡。特别是在2005年3月乌克兰议会通过议案将鞋类制品的进口优惠关税和普通关税分别由25%和30%下调至10%后,外国特别是中国产品大量涌入,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乌克兰共进口鞋7300万双,进口总量与2003年和2004年进口总和相当,其中从中国进口6710万双,这也使得略见起色的乌克兰制鞋业遭受重大打击,其上半年产量只有910万双,同比下降近12%,该行业减少近1600个工作岗位,整个行业走入困境。

    市场火爆

    近年来随着乌克兰国民经济的稳步走入上升轨道,居民收入不断提升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鞋类制品市场不断扩大,同时鞋类制品销售行业的利润不断提升,据统计该行业的最低利润率也在70%左右,专业店在200%左右,而品牌店的利润率更高达500-600%。这也促使国内和国外的资金涌入该行业,使得乌克兰鞋业市场销售格局也悄然发生着转变,专业店、品牌店及商业企业内的鞋类制品销售专柜的销售量逐步上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已占60%的市场份额,而前些年占最主要市场份额的露天集市的销量在逐年下降。目前乌克兰正规鞋类商品销售网不断扩张,据统计乌克兰最大鞋类制品销售公司монарх的零售店已达46家,预计在2005年底其店面数将扩张至50家。最大的品牌鞋销售企业MTI公司,目前拥有16家INTERTOP多品牌专业店和7家单一品牌ECCO店,该公司计划在年底前再开5家分店。而由基辅、哈尔科夫、扎巴罗热和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9家商业企业组成的“您的伴侣”鞋店销售网也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外资也逐步进入乌克兰市场,2005年初德国РЕНО公司在首都基辅开设了两家鞋店。

    繁荣背后的危机

    近年来中乌贸易额持续大幅增长,特别是在今年中国对乌出口出现较大顺差的背景下,我国鞋类制品的出口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态,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但繁荣的背后也潜在着危机。首先,从乌克兰市场发展特点上看,鞋类制品销售已呈现出正规化、品牌化、高档化的特点,但我国鞋业制品的出口还停留在量大价低、渠道不正规的旧模式上,因此如我国产品不进行品牌化和正规化的战略调整,今后将很难站稳乌克兰市场。其次,我廉价鞋类制品的大量的涌入,已给乌克兰制鞋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如不能进一步规范我产品的出口,使得短期内更多的低价产品涌入乌克兰,势必使得乌克兰国内限制中国鞋类制品进口的声音提高,乌克兰政府也可能会对我国产品采取反倾销等措施,从而影响我国产品对乌克兰的持续稳定出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