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一个名牌拉动一方行业_行业综述_行业综述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5-11-2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1| 评论: 0

摘要:     去年莆田实现中国名牌零突破,而且一下就收获两个;今年更上一步,又获4个名牌。莆田以6个中国名牌,跃居全省第三位,仅在泉州、厦门之后。  &

    去年莆田实现中国名牌零突破,而且一下就收获两个;今年更上一步,又获4个名牌。莆田以6个中国名牌,跃居全省第三位,仅在泉州、厦门之后。

    莆田市副市长李力利说,该市名牌战略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坚信:一个名牌,可以壮大一个企业,拉动一方行业。

    莆田撒网捕名牌

    如果说将泉州名牌战略的成功,归功于晋江、南安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那么,莆田就像撒网:6个名牌,分属不同的行业:衬衫、大米、啤酒、羽绒服、涂料和运动鞋。

    “经济发展到不同的阶段,要采取不同的办法来推动。在目前莆田的经济发展阶段,我们致力于点上突破。”莆田市副市长李力利说。

    李力利说,在每个行业每个产业,选择有代表性的产品和企业,成为名牌培育的目标;在其成为名牌后,又来带动整个行业发展。才子衬衫、东南香大米、雪津啤酒、汇达时装、三江化工、华丰鞋业,这6个获中国名牌的企业,1~9月份,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2%,高于其他企业平均水平的22个百分点;占莆田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5.6%。

    李力利认为,重点发展名牌的同时,将带动关联小企业向拥有名牌的龙头企业集聚。一方面扩大名牌企业的规模效应,一方面带动关联小企业一起发展,带动同行业发展。

    福州思路将调整

    据统计,2004年,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工业总产值占福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6%,名牌生产企业拉动福州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为6.7%。

    作为省会城市的福州,有5个中国名牌企业,分别是福耀玻璃、飞毛腿电子、福辉珠宝、万年青体育器材、金得利集团。福州市副市长黄序和认为,作为省会城市,福州的中国名牌比较少。福州的名牌战略的思路要进行调整。

    黄序和说,由于中国名牌评选的多是消费类产品,而福州终端产品偏少,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福州名牌少。比如,日立公司、中华映管、冠捷等在榕知名企业,他们多为电子类产品中间环节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已把产业链延伸到终端产品,这就为争创中国名牌打下一定基础。

    据悉,在福州的工业产品中,电子产品占了四分之一,多为外资或是台资企业。福州电子行业中,只有飞毛腿手机电池被评为中国名牌(2004年)。评上名牌后,飞毛腿手机电池销售额从2003年11.4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8.8亿元。福州电子行业创名牌的积极性正在提高,甚至一些台资、外资企业也在争取中国名牌。

    “中国鞋城”  品牌之误

    曾被誉为“中国鞋城”的莆田,成名比邻近的“中国鞋都”晋江更早。但现在,莆田鞋业年产值仅60亿~70亿元,而晋江年产值则有200亿元。是什么原因让“中国鞋城”陷入到如今的窘境呢?

    上世纪80年代,莆田已以“中国鞋城”闻名海内外。耐克等国外一些知名品牌都以莆田为生产基地。那时,莆田鞋业一年产值就有50亿元。然而十多年过去了,莆田鞋业年产值仍仅有60亿~70亿元,并且陷入了同质化、价格战的怪圈。在鞋类的12个中国名牌中,莆田也只有沃特1家上榜。

    莆田市副市长李力利介绍,莆田当时能拿到国际名牌加工订单,说明莆田鞋企的实力。遗憾的是,当时莆田鞋企安于稳定的海外订单,更多的是按样生产,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能力不足,造成与终端市场脱节。企业没有居安思危,没有品牌意识,只是贴牌加工,所以发展的速度比较慢。

    他说,当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不如莆田的情况下,晋江把目光放在国内市场,通过品牌战略,建立了有效的市场终端网络。此后,“中国鞋都”产业链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开发充分,年产值有200亿元。

    李力利表示,可喜的是,莆田鞋企的品牌意识正在觉醒。沃特今年评上中国名牌之后,必将带动同行业你追我赶。而一些没有品牌的企业,只能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最终也会被市场淘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