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体育市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打开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伴随着安踏、康踏等一大批国产运动鞋的全新登场,体育明星、影星、歌星的纷纷登台,国产运动鞋领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毫无疑问,众厂家都是看好了中国申奥成功、足球冲出亚洲之后的体育商机,NIKE、阿迪达斯的巨额利润也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这些后起之秀,但如今我们的这些国产品牌的现状如何?品牌的级别是不是由明星的级别决定的?NIKE、阿迪达斯这样的名牌又是怎样成功的?民族体育品牌又该如何崛起呢?
“传统牌”――就地徘徊
在李宁牌前后,国内有一批品牌兴起,当中以十佳、格威特、康威、捷安特为代表,它们都曾驰骋市场,但如今这些品牌已显老气横秋之色,不但缺乏创新,且没有明确的品牌战略规划。“十佳”伴随着亚运会及中国十佳运动员评选而诞生,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其式样当时也比较时尚,可是路走的并不远。“康威”树立的是大众体育品牌形象,九运会赞助活动中还能看见身影,看起来却像服装品牌,运动性能不够。“格威特”在众多老品牌中较为突出,曾经请陆毅、徐静蕾为其广告代言,凸显其青春、时尚的品牌个性,引发了一定的市场效益。还曾高举民族大旗,想唤醒民族意识的觉醒,造就中华民族体育品牌,进而产生品牌的认同,但它却恰恰忽视了体育是全球共同的文化这一面。
“明星牌”――粉墨登场
继前面所述的那些老品牌之后,搭乘申奥这趟快车,国内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运动鞋造牌运动,大多品牌出自有“中国运动鞋之都”之称的晋江,为了争夺市场,纷纷挑起明星大旗,有体育明星、影星、歌星,电视广告出现了“群英会”:谢霆锋飞奔起来,标志影像在大厦上划过;紧接着,郑伊健也携靓女奔跑,然后停下来告诉你“运动就要酷到底”;新广告天后伏明霞更是闪亮登场――“运动每时每刻”……曾有人针对100名体育运动爱好者做了一项电话访问调查,仅有1%的人能把一个品牌及其代言人对上号;35%的人能回忆起几个明星,但记不住牌子;42%的人根本不关心这类品牌;29%的人认为大同小异,牌子太杂;28%的人认为这类品牌,根本无法与耐克、阿迪达斯媲美。
李宁――榜样的力量
李宁品牌的成功,可以说是为中国体育品牌打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榜样。李宁是享誉世界的“体操王子”,曾先后获得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金牌106枚,李宁运动牌以其全新的设计理念推向市场,很快就被中国大众所接受,应该说,李宁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具有其他品牌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李宁的个人魅力以及他在体育界的地位。另外,李宁牌推广起点较高,该品牌运动服一直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主要赞助商之一,这对树立品牌的权威性有极大的帮助。同时,李宁在专业方面也有良好表现。也给人以专业、拼搏、成功的品牌联想。
但李宁牌十年来,也走过许多弯路。其早期以运动服饰、鞋袜进入市场,以中档价位,质量上乘的定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李宁公司没有明确的品牌战略规划,不久就出现了不明智的品牌延伸,如李宁领带、李宁西裤等,李宁牌开始模糊起来,伤害了品牌形象。后来李宁公司通过调整把注意力集中到李宁牌运动核心上来。
李宁牌曾一度开设许多专卖店,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以及强有力的品牌支持,没有在品牌创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之后,李宁公司为了扩大大众市场的需求,市场定位于时尚休闲一族,请瞿颖为其做形象代言,一改李宁牌曾经保持的健美、力量、超越,成功的形象,变得娇柔起来,李宁牌给人以女性化、时尚化的感受,更何况李宁牌也未能及时提供时尚、流行产品的支持,李宁牌力量不足,时尚不够,所以李宁的时尚流行曲也不能永久地唱下去。
明星鞋”为什么不能像NIKE一样――“勾”到哪里哪里亮
说到体育牌,就不得不提到世界体育品牌的先驱领导者――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多年来,它们所代表的决不仅仅是一个运动的品牌,简直就是成功者的标志,并深受世界体育爱好者的喜爱。相形之下,我们国内的众“明星牌”的广告手笔不可谓不大,体育赞助不可谓不多,但为什么就塑造不出一个中国的耐克呢?我们国产体育品牌与耐克这样的世界级品牌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一、广告主张浮夸,营销策略单一
中国运动鞋品牌,请明星做形象代言,有助于通过名人效应,引发市场关注,进而对品牌形象达成认同,这无可厚非。但是明星与体育品牌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使品牌的推广与传播显得乏力,广告千篇一律,没有凸显品牌的个性,广告主张浮夸,不能有效地与目标群体进行沟通,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也许也有人认为耐克就成功地利用体育明星为其品牌代言,传播耐克的不同产品,倡导不同时期的耐克精神。事实上,耐克一方面通过成功的专业运动员打造品牌影响市场,另一方面也直接面向庞大的消费者来开展品牌传播活动。最让人心动的莫过于耐克的“飞腾乔丹”的广告传播,耐克乔丹广告主要表现乔丹投篮时在空中飞行的动作,广告语是“谁说男人不意味飞翔”,这个画面成了乔丹的精彩写照,乔丹身上凝聚了活力、希望、高超的技术和令人振奋的体育精神。他成了全世界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耐克还在商店设立乔丹专柜,大屏幕上播放着NBA经典比赛,店里悬挂着乔丹在空中飞跃的巨幅海报,以充分展示“飞腾乔丹”的形象,与顾客进行沟通,“飞腾乔丹”上市第一年即创下1亿美元的销售佳绩,耐克很快成了高档篮球鞋的主导产品,“飞腾乔丹”在市场上飞腾起来了。
耐克总是让商标出现在获胜者的队伍里和场景中,不但提高耐克牌的声望,还创造情感性或自我表达型的利益,深刻挖掘体育运动的所蕴涵的情感从一开始就是耐克奇迹的秘诀之一,因此形成了“勾”到哪里哪里亮的品牌联想。
再看国内“明星鞋”的广告更是未能有效地建立体育品牌与体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些品牌请来歌星、影星为品牌代言,虽创造了时尚流行,但缺少体育品牌的专业性和运动性;有些体育品牌虽有体育明星助威,但缺少实质的品牌支持,显得信心不足,不能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和感召力。
二、缺乏有效的品牌战略规划
清晰的品牌识别必须有深度、有条理,才能指导品牌的传播和推广活动的制定与实施,才不会把矛盾和模糊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遗憾的是市场的那些“明星鞋”有太多盲目、不知所云的品牌,它们鼓吹功能,热衷促销或无目标地涌向体育频道,这些都是缺乏品牌战略规划的表现。
而耐克和阿迪达斯却都以各自清晰的品牌识别为基础,而且他们还不断地检讨和加强品牌识别,以使品牌战略更加有效。耐克和阿迪达斯每一次从低迷中重新振作起来之时,都是首先审视品牌战略的核心,重新定义品牌的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