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泉州市商圈之争:鞋业批发市场成重点_国内动态_信息资讯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5-11-2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1| 评论: 0

摘要:     调查:日前,丰泽区有人到鲤城区所辖的旧汽车站附近的幸福街招商,欲将包括鞋商在内的经营户吸引到客运中心站周边的“服装鞋帽商品批发市场”,

    调查:日前,丰泽区有人到鲤城区所辖的旧汽车站附近的幸福街招商,欲将包括鞋商在内的经营户吸引到客运中心站周边的“服装鞋帽商品批发市场”,此举顿时掀起一波商圈之争。

 

    据悉,招商者以优惠政策吸引经营户:8月10日后进入该服装鞋帽批发市场,在经营满半年后,一次性奖励经营户1000元,试营业期间,工商、国税、地税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量给予优惠。在11月1日前开业的前30名入驻的服装、鞋帽和包装经营户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奖金由2万元到3000元不等;12月31日前入驻的经营户,每户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00元等……

    面对上门的招商,鲤城区有关部门拟采取措施,巩固现有的旧车站商圈。按照鲤城区经贸局有关负责人的说法,鲤城将充分利用市场的先发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旧车站车辆分流后,货运公司已着手盘活,正在建设部分临街商铺,要继续与市货运公司联系,尽可能利用旧汽车站的场所改造成店铺。充分尊重商户的选择,满足商户需求,改善旧车站周边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面对这场招商之争,商家又是如何看待呢?

  “哪里生意好做,就往哪里发展,希望政府能提供好的发展环境。”幸福街一位鞋商如是说。这种声音在商家中具有一定普遍性,也为决策部门在商业布局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调查(一):商圈之争――鞋街的成长与困惑

 

    幸福街,这是一个有着十余年历史的鞋业批发市场。就是这条百多米长,拥挤的小巷,形成了市区一个规模庞大的鞋业批发市场,每年向鲤城区缴纳的地方税收超过百万元。它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可以算得上旧车站商圈的一个范本。

 

    起步

    在鞋街中段开店的卢长其是泉州市区最早做鞋业批发的商人之一,也是最早一批进驻幸福街的鞋店老板。

    卢长其说,最早市区鞋业批发商主要集中在讲武巷、涂门街一带,有20多家,以市区人为主。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那里既是市区的中心位置,又是旧车站所在地,交通很方便,人气也很旺。每天都有大包小包的鞋从讲武巷、涂门街运出去,经车发往晋江、石狮、三明、莆田等地。那时加上被称之为“台湾街”的指挥巷卖有走私的手表、小家电等也是引来各路商客,所以当时这一带非常繁荣。后来打击走私货,指挥巷很多店都纷纷迁往晋江、石狮,这里的市场人气就没那么足,也慢慢走向萧条。

    1998年,涂门街二期拆迁到了这些鞋店的位置,鞋店就开始从涂门街往加油站方向内迁,最后剩下的10余家店的老板选择了幸福街。

 

  成型

    “大家选择这里,主要是因为离车站比较近!”卢长其说。

    目前,幸福街的鞋商由当初的10余家发展到100多家,幸福街“鞋街”的名气也慢慢地大起来。很多外地人特别是温州人也纷纷来此开鞋店。久而久之,鞋街的名头打响了,辐射面也大了。且不说厦门、漳州的人都来此批发鞋,那些人高马大的外国人,也会光临这里。

    “很多来自印度、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的商人也来这里批发鞋。他们有的语言不通,还自带翻译。”卢长其说。

    白天的幸福街,进出的人不断,有的骑着“老人车”载货的,有的是用三轮车,有时走在街上,还要擦身而过。

    “鞋街来往人之多,你可能想象不到。就说车吧,一定要赶在上午8点之前出小区,要不然就开不出去了。”家住幸福社区的魏女士说。

    晚上,尽管客人已散,但仍在繁忙地运行着――鞋店一般都是利用夜间进货。在不远处的旧车站,很多货物正从车上卸下来,再用三轮车或者“老人车”一车车搬进街道。

 

    繁荣

    幸福街的兴起,带动了街区的繁荣,推动了旧车站商圈的形成,不仅造就了一批有不少家当的老板们,而且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对周边的产业发展也起带动作用。

  “别看这短短的街道,提供的就业机会大。”幸福社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说,光是幸福街鞋业批发市场上从事鞋业交易,就可以解决一千多人的就业问题,更不用说为“鞋街”提供快餐、住宿、运货的人的就业问题了。

    而幸福街周边分布的14家旅社也几乎爆满,每天住满了来“鞋街”做生意的各地客商。

    在鞋街里,人们不仅能靠打工、做餐饮、开旅馆赚钱,住在“鞋街”两侧的居民靠租房发财。街道两侧原本是储藏间的房子,现在均被改造成店面,用于出租给鞋商们。按照卢长其的说法,当年,他在这条街,最初租的是一间由厨房改造成的店面,而当年的这位业主,就是靠收取这些租金,在市区买了房子。

    在幸福街上,一个店面的租金有多少?它可与市区繁荣的中山中路的租金不相上下。“在这条街,没有低保人员。”该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幸福街上的老居民,有的干脆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自己在偏一点的地方租房,这样每月还可以结余不少钱;就是买房,每月的租金用来支付银行按揭也是绰绰有余。

 

    困惑

    前段时间,丰泽区有人跑到幸福街招商,分发招商广告单,提出了各项优惠措施,吸引商家到客运中心附近的“服装鞋帽批发市场”。

    面对招商,鞋街的一些老板们产生困惑:本地政府为何不能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呢?毕竟,他们还是很愿意留在这边发展的。

    卢长其说:鲤城区这条街再不能迁出去,一来对区财政收入影响大,二来一个市场的形成不是政府的行为就能解决的,而是商家选择的结果。他认为,丰泽区虽然过来招商引资,但是只要几家大户不过去的话,其他的鞋店也基本不会过去。毕竟幸福街鞋业一条街的名气已经打响,商家顾客都比较认可,消费群体形成,要是迁出去另行发展,代价太大,商家们清楚想要再造一条尽人皆知的鞋街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

    鞋街虽然挤,但是这些鞋店的老板们在这里做生意很欢愉,他们认为这样才有做生意的气氛。“但是,现在和以前不能比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鞋店老板说,“自从旧车站搬迁出去,人流量少了很多。旧车站改为货运中心,且离鞋街也不远,送货也不成多大的问题。只是交警部门对货车有了严格的规定,还要去拿通行证。”

  “我们也希望在这里做生意,快快乐乐的,也不希望离开这里。”这位老板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