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鞋“有毒”的噱头,不过是意大利人寻找了好久,才终于找到的一个幌子;好在这一回,阿迪达斯、彪马们坚定地站在了中国这一边。
欧盟外贸部的官员安东拉迪斯感觉有点纳闷。“说起市场竞争力,中国的企业是首屈一指, 但为什么在沟通方面,却总是那么被动呢?” 安东拉迪斯的职责是负责与被调查的鞋类企业接触,并接收他们呈送的申请表。今年7月,欧盟对中国和越南两国进行鞋类反倾销调查时,他就曾与两国企业有过类似接触。
按照欧盟的反倾销调查程序,在其正式立案的40天之内,涉案鞋企可以提交一份申请表,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或者“分别裁决”。如果该申请获得批准,则在计算商品成本时,将享受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待遇,或可能逃过反倾销一劫。
但大多数中国鞋企却不为所动。据了解,涉案的1200多家中国企业,提交申请的仅10%左右。这个比例还比不上越南,他们提出申请的比例在50%以上。
所以,中国企业的命运更多取决于外在因素,比如欧盟正在发生的内讧。当然,这种内讧并非为了中国,而是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
意大利冲在最前面
中国海关的资料显示,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鞋出口141.9亿美元,其中成品鞋137.3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出口平均单价为2.61美元。
欧盟是中国鞋第二大出口市场。这一期间,中国对欧盟出口成品鞋24亿美元,同比增长46.6%,出口平均单价为3.19美元。
根据欧盟提供的资料,中国鞋在欧盟最大出口地是德国,然后依次是英国、意大利、荷兰、法国、西班牙等。在2005年上半年,德国的进口额是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75%。意大利是3.36亿美元,同比增长58.13%。
在这6个国家之中,中国鞋占进口总量比例最高的是西班牙,今年上半年达64.74%。荷兰的比例也超过50%。意大利、德国、英国的比例在40%-50%左右。
欧盟的传统制鞋大国,比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鞋企正遭遇中国鞋的冲击。尤其以意大利为甚。这次说服欧盟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急先锋,正是意大利。
传统制鞋大国的抱怨
由于中国鞋的冲击,加上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以及欧元的持续坚挺,继2003年产量下降10%以后,在2004年,意大利鞋产量继续下降7.4%,产值也下降了3.6%。
随之而来的,它的出口量也下降了6.1%。在意大利鞋的历史上,在传统的出口目的地,比如最大的出口地德国和英国,出口额分别下降了9.9%和14.6%。
而与此同时,其鞋产品的进口量和进口额,却在2004年创了历史纪录。顺其自然地,所有这些“不景气因素”,最终都怪罪到中国和越南,尤其是中国身上。
意大利鞋企向欧盟委员会抱怨说,由于中国鞋企的倾销策略,中国鞋在意大利的市场占有率,最近一年增加了700%,同时导致了8000名制鞋工人丢了饭碗。
意大利鞋企联合会主席称,对于中国鞋的处理方式,欧盟需要采取对纺织品一样的政治手段。类似这种抱怨和诉求,立即得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鞋企联合会的支持。
中国为欧盟创造价值
2005年5月30日,这几个国家的鞋企联合会,正式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希望对中、越两国鞋企进行反倾销调查。一个多月之后,欧盟委员会答应了它们的要求。
不过在欧盟内部,反对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也有不少国家。比如,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
德国拥有ADIDAS(阿迪达斯)、PUMA(彪马)等品牌。它们既是服装品牌,也是鞋类品牌。尤其在运动鞋市场上,德国的这些著名品牌,一直忙于应付来自美国的品牌,比如NIKE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