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办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操作实务培训班于2006年1月8日~13日在深圳召开。参加培训班的有全国各省市轻工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各行业协会代表及各轻工企业代表70多名,我协会秘书处也派人参加。培训班主要内容:一、卓越绩效模式的由来、实质、作用;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内容;三、企业实施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会议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杨立司长主持,简短介绍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的国家标准,这套标准强调了质量对于企业的增值和贡献,能够为企业全方位的完善自我评价体系提供很好的帮助。并且从2006年起将中国轻工联合会每年表彰的“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转换为“全国轻工业卓越绩效先进企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将按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对上年度优秀的企业进行年度表彰,鼓励广大轻工企业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中国质量协会资深质量专家罗国英教授就卓越绩效模式、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卓越绩效模式十一项核心价值观、卓越绩效模式评价准则的七项总体要求、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等内容与会代表作了讲解。阐述了两个观点:1、卓越企业是在追求卓越中成长起来;2、若企业仅依靠一两个产品的成功,这样的企业是脆弱的。因此企业要不断在追求卓越中造就卓越。 这套标准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质量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用量化指标(1000分)平衡地评价企业卓越经营的业绩。本标准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对企业在实施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1、战略制定的依据不充分,缺乏对竞争对手的发展策略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2、顾客满意程度的评价系统不够完善,方法不够科学,对评价获得的信息缺乏分析和利用;3、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未能充分反映企业战略需要和利益相关方的平衡;4、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方面,对于培训、激励和发展员工的方法及展开的系统性、有效性不够;5、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将其用于策划、绩效评估和经营改进不充分,与竞争对手或标杆的绩效比较数据显得不足。 根据与会领导专家的综合发言可归结为:追求卓越绩效模式,是对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行业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建议企业高层领导能够重视,在价值观、发展方向、目标、对顾客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关注,确定发展方向、完善组织的治理。在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实践中,不断提高质量效益意识,更新管理理念,争创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同时希望各省市轻工主管部门和各行业协会能够做好推荐和协助企业培育的工作,推荐及企业申报材料在2006年2月28日之前报送中国轻工联合会。 会员企业如需申报、评估可咨询秘书处: 电话:0591-87513347 传真:0591-87533046 福建省鞋业行业协会秘书处 2006年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