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荣光还不满29岁,但行事一贯以“低调”著称,让人感觉不到年轻人的张扬。他说,鸿星尔克已经成为一线品牌,但无论在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的美誉度上,都还称不上行业翘楚,而且,他的创业条件也比较好,和很多白手起家的创业家们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创业故事】
一波:首次创业 倒闭收尾
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大地上的创业热潮滚滚而来,给年轻的吴荣光很大的创业冲动。高中毕业后,不顾父亲对他继续进修的劝导,吴荣光走出了校门,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独自一人创办了一家鞋厂,只有几十个工人,几乎所有事情管理、财务、业务等都得由吴荣光自己打理。就这样,苦撑了2年之后,吴荣光无奈地宣布该鞋厂倒闭。
之后,吴荣光听从了父亲的劝告,进入大学进修工商管理课程。
二折:创立品牌 曲高和寡
1996年,吴荣光开始进入父亲创办的鞋厂,并作为厂里面的业务员,到北京设了几个销售点,由他负责在当地的销售。在北京,吴荣光对品牌慢慢有了理解。“当时觉得,怎么我们厂生产的东西,品质达到了,款式也跟上了最新的潮流,但是市场的拓展却非常地慢,靠的只是老客户老生意。”吴荣光慢慢萌发了创立品牌的想法。
然而,吴荣光对创立品牌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厂里股东很大的认同。那是一个品牌意识还很不明显的年代,在有些股东看来,这种投入很难马上见效,甚至连是否会见效都还存在疑问。尤其是当创立品牌需要请明星代言人,需要支付巨额广告费用的预算打出来之后,来自股东的不同的声音也更多了。
2000年,吴荣光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注册成立了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从此,鸿星尔克作为一个新锐品牌,进入中国鞋业。 短短四年,成为中国鞋业的新锐品牌。
经历关键词:父亲 用工 胸怀
吴荣光的父亲给了吴荣光很深的影响。“父亲从小就对我非常严格,严格到称得上是挑剔的程度。很多时候,仅仅是一点点小事,他也会对我挑剔。但后来我发现,这种‘挑剔’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更注重对细节的分析。”
让企业和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一个品牌,是吴荣光的目标。他比较注意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先后对生产车间、职工宿舍、职工食堂的通风、防热进行改造,为员工营造了一个“家”的氛围。而员工也给他不小的回报,就是鸿星尔克从没有出现过用工难的问题。 其实,年轻并不是吴荣光最大的本钱,而同时集年轻、企业家、省鞋业行业协会会长、中共党员几大身份于一身的吴荣光,成为他区别于其他同期创业者的几大亮点。
今年四月份,福建省鞋业行业协会举行了成立大会,会上吴荣光被推选为该省级行业协会首任会长。吴荣光说,自己被“看上”是因为代表了“有冲劲、有新意”的年轻一代,而一个企业家,不应该只是关心自己企业的收益,还应该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鞋业行会的会长,就应该服务于整个行业,为整个福建鞋业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创业心得】
占领市场信任与品质同在
“现在消费者已经完全进入买方市场,仅靠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品质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吴荣光如是说。
吴荣光说他做事有两个准则:诚信和思考。“这样行事的准则,会给做企业的人很大的回报,客户、供应商会给你很大的信任,这会使得一个品牌在占领市场的时候,能够严格地按照自己安排的政策走;要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这个条件要有。”
“从现在开始到2008年奥运会,将是中国很多一线品牌进行整合的好时机,我的想法是在加强对专业运动的供给之外,还要提高产品的舒适度。目前,中国只有两个鞋业技术中心,一个在安踏,一个就在我们鸿星尔克,因此,我们要把研发搞好。”吴荣光告诉记者。
给消费者最好的,是鸿星尔克宗旨。
(2004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