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活动真好,我们以前都不知道质检所在哪儿,这一来还真学了不少知识。”“3・15”前,在华商报和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联合组织下,3月6日上午,华商报邀请的40名热心消费者一起参观了西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和西安市计量所。
赶个大早 专门请假参加活动
本来活动安排的是大部分参观者于3月6日上午9时在西安市政府门口集合,可是刚8时30分,就有三名参观者等在那里了。沈敏女士说,她专门向单位请了半天假来参加这次活动,她希望通过参观多了解一些质检方面的知识。
问个详细 参观者团团围住工作人员
到了质检所,工作人员带着消费者分别参观了食品检验室、轻工检验室、建材检验室等。鞋类检验室和建材检验室是参观者逗留时间最长的,对于鞋类检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参观者们把介绍的工作人员团团围住,问得很详细,真皮、假皮咋鉴定,鞋的胶粘度咋样算牢固等等,恨不得自己一下就成为鉴定专家。一位参观的女士说,穿鞋很重要,必须舒服,所以宁愿买贵的,可假冒伪劣的鞋太多,上当都上怕了,多学一些简单的鉴别知识,以后可以少上当。
对于彩棉,一位老先生似乎很感兴趣,围着纤维纺织品检验所主管所长李建功问个不停,李建功说,彩棉是一种新品种的棉花纤维,所带的颜色是自然生长出来的颜色,对人体没有害处。
仔细验验 提来老伴鞋看是不是真皮
参观者汪大爷手里始终提着一个袋子,在鞋类检验室,大家才弄明白,他提的是老伴才买来的一双皮鞋。汪先生说,老伴年前买了一双皮鞋,虽然有三包卡,但上面并没写明鞋的皮质,他觉得老伴上当了,就找到经销商,经销商就在三包卡上用圆珠笔给他写了“牛皮”两个字,他信不过,这次专门带来让专家看看。质检人员在鞋帮处撕了个小口,初步判断是牛皮,汪大爷心里这才有了底,“撕个小口不算啥,我就是想看个真假。”
意犹未尽 消费者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西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副所长路军辉介绍说,通过参观质检所,可以让消费者更明白消费维权的程序和方法,只有取得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质检报告,消费者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很多参观者也说,报社组织的这次活动让他们学到了很多,以前他们就没有机会参观这些检测机构,有的检验室还了解得不够,希望以后能多些这样的机会。
我给质监工作提建议:
质检收费能否便宜些
市民姜凤艳:如果群众购买了商品后怀疑有问题,能到质量检验部门检测该多好。但通过刚才的参观,我发现检验费太贵了,比如检验食品里是否含铅等有害成分,一个单独项目检验费是80元,如果多做几个项目就要几百元;再例如房子装修完检测室内空气是否甲醛含量超标,检测费用是100平方米以下房间400元。建议降低一些日常用品的检验费用,让更多的老百姓通过技术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加强展销会产品质量监管
市民沈敏:现在各种展销会层出不穷,一会儿是服装展销会,一会儿是纺织用品展销会,种类非常多,展销会上的商品比起商场里似乎便宜些,但鱼龙混杂,很难分辨出优劣,很多市民都有上当受骗的经历,发现后还没办法退换商品,因为根本找不到促销的商家。不知道有没有部门对展销会商品的质量进行监管?建议质监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经常抽检展销会的商品质量,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帮助消费者明白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