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鞋类产品质量环保认证酝酿实施 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国家鞋类检测中心、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福建省鞋服质量检测中心共同起草的《CQC鞋类产品质量环保认证实施规则》(下简《实施规则》)及其认证技术要求修订/审订会日前在泉州召开。来自北京、广东、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鞋业界专家、鞋类检测部门有关人士以及知名鞋企代表共40多人到会参加。 据悉,《实施规则》及其认证技术要求将在此次修订/审订后报备国家认监委,将于今年上半年发布实施。业界专家认为,该规则及其认证技术要求大量采用了欧盟oeko-texstandard100标准、欧盟鞋类环保标志标准2002/231/EC,并且首次将鞋类产品中有害物质及重金属残留等多项国际关注的环保性能指标列为必检内容,该规则一旦附之实施将是目前国内鞋类产品最高级别的质量环保认证。 “绿色壁垒”引发生态认证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鞋类产品的生产、出口大国。近年来,国际市场对于鞋类产品中所含有害物质的要求日趋严格,各种绿色标准相继颁布实施,特别是2003年9月欧盟开始实施“关于禁止使用偶氮染料指令”以后,对鞋类产品的质量及环保要求大大提高。去年12月,意大利鞋业制造商协会声称,在检测中发现该国进口的中国鞋类产品中含有的镍、偶氮染料、镉等4项物质均超过了欧盟对相关产品指令的规定。随后,意大利卫生部展开了针对中国鞋类产品为期6个月的抽样调查。此举给中国上千家鞋企造成了负面影响。“毒鞋事件”给我国鞋业界敲响了一记警钟。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也为了应对欧盟“绿色壁垒”,国内越来越多的出口鞋企开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鞋类产品的质量、环保认证。但是,我国现有的检测标准尚不全面。 “正是基于国际大环境的形势需要和我国目前鞋类产品在质量环保认证方面的空白,CQC此次率先推出的鞋类产品质量环保认证将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国内鞋企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整个鞋产业的技术升级。”福建省鞋服质量检测中心胡勇杰工程师作出如是评价。 环保性为必检项目 “过去鞋类产品的检测关注较多的是在物理安全性能方面,这次则大量增加了环保性能(有毒有害物质)检验项目,并且放在了技术要求的第一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福州分中心黄周对记者说。 记者在这份CQC《鞋类产品质量环保认证技术要求》(稿本)上看到,皮鞋、旅游鞋的环保性能检验项目包含了pH值、Cr(VI)含量、游离甲醛含量、五氯苯酚(PCP)、四氯苯酚(TCP)、禁用偶氮染料(AZO)、可致癌染料(不得使用)、铅(Pb)镉(Cd)砷(As)含量、金属附件镍(Ni)释放量、亚硝胺(N-Nitrosamines)以及C10-C13Chloralkanes等计11项(旅游鞋另增加“聚氯乙烯PVC”检验),其技术要求参考标准均采用oeko-texstandard100或欧盟鞋类环保标志标准2002/231/EC。 此次《实施规则》及其认证技术要求的推出,不仅给出口鞋企提供了一个应对欧盟技术壁垒的方法,也为国内消费者认知鞋类产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还对于引导企业关注技术标准,推动整个行业提高技术含金量起到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