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福建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487亿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780亿元,增长19.1%;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十五”计划预定的指标绝大多数都已完成或超额完成。 自2002年以来,福建经济进入了经济增长周期的平稳发展阶段,2002年GDP增速10.5%,2003年增速11.6%,2004年增速12.1%,2005年增速11%,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变动幅度不大。预计,2006年福建经济仍将维持11%左右的增长速度。 推动福建经济增长八大有利因素 ★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水平预计会比2005年略有提高,为我国和福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预计美国经济继续处于3%-4%的平稳增长期。欧元区失业率居高难下,消费需求不振,经济继续低迷。日本经济2005年已出现强劲复苏,有望继续回升。整个亚洲经济增长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稳定运行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国家采取了增加粮食生产、协调煤电油运供应、抑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整顿土地市场秩序、调整银行利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国内经济形势有利于福建经济的平稳增长。 ★“海峡西岸”的定位给福建带来了新的发展良机。“海峡西岸”写入中央文件,明确了党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支持,国家各部委也随之增强了对海峡西岸财政、政策、项目的支持。中央的支持增强了福建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认同感,同心同德,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将取得更快的进展。 ★福建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进一步拉动经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消费结构仍在升级中,居民在车子、住房、旅游、文化娱乐、通讯、互联网等方面的消费会继续较快增长,消费的增长必将拉动经济。福建特别是沿海地区民间资金雄厚,民间投资呈增长态势,“回归工程”取得成效,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望推动福建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加快,城市建设需求旺盛,房地产投资、城市建设投资有较大空间。 ★出口仍将是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入WTO后,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的贸易增长。虽然2005年福建出口增速放缓,但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随着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福建外贸结构调整将取得新成效,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福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电子、石化、机械三大重点产业在福建经济总量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已培育出60个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雏形,石化一体化工程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福建工业正朝着轻纺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为主的方向转变。 ★闽台经贸进一步发展。福建依靠“五缘”优势,拓展“六求”合作,闽台产业对接不断扩展。福建作为祖国统一的前沿平台,对台优势显现。台湾地方选举,民进党败选,迫于压力,两岸形势可能朝着有利于经贸合作的方向发展。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都会有一个积极动向,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制约福建经济发展四大不利因素 在充分估计到有利形势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关注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四: ●福建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将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必须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利润的影响,但企业消化成本上升的能力有限。环境约束也不容忽视,城市和工业区环境容量有限,必须控制排放,严格清洁生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环保、卫生等非关税壁垒增多,反倾销等贸易摩擦不断,纺织、服装、鞋、烤鳗等产品的出口都遇到麻烦,将会抑制福建出口的快速增长,福建必须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资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工资提高和廉价劳动力短缺的压力。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又会增加就业压力。高度劳动密集而又利润微薄的企业将面临困境。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山区发展明显滞后,“三农”问题突显,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需要做艰苦的工作,也需要增加政府财政的负担。此外,还有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2005年福建自然灾害频发,损失严重,2006年必须加强减灾防灾工作。 依靠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有效发展 因此,实现2006年福建经济平稳健康地增长,还要靠全省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福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梯度转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项目带动,深化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同时,要尽力发挥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尽量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2006年,福建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壮大产业经济、保持合理投资建设规模、推动闽台合作和闽港澳合作、推进招商引资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建设海洋强省和文化强省、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生态省建设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我们深信,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福建经济持续、协调、有序、有效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