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海西愿景下的鞋业群体思考_行业综述_行业综述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6-5-4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5| 评论: 0

摘要: 事件回顾 经省工商局审批通过,九牧王、安踏、菲莉、寰球4家晋江大企业抢先一步,于2005年11月3日注册成立以“福建省海峡西岸投资有限公司”为字号的投资公司,该公

事件回顾

经省工商局审批通过,九牧王、安踏、菲莉、寰球4家晋江大企业抢先一步,于2005年11月3日注册成立以“福建省海峡西岸投资有限公司”为字号的投资公司,该公司注册本达4亿元人民币,法人代表是安踏总裁丁志忠,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建筑、旅游、服装、鞋业、家具等7大领域。至此,晋江龙头企业的“强强联合”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海峡西岸经济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海峡西岸”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省的发展方向。从1995年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我省整体发展战略思路日益明晰。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街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经济区以福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预计建成后的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

东岸台湾的制鞋业相对西岸福建的制鞋业也同样具备多种优势。台湾制鞋业在七、八十年代曾经是辉煌一时的产业,1976年台湾鞋类的外销量上创造了另一奇迹,登上“世界鞋类最大供应国”宝座,制鞋业是台湾一个雄厚的传统产业,其产业的成长历程较我省丰富,因此,海峡东岸的台湾积累了大量的制鞋经验。比如说,对于制鞋业的人力资源困境,台湾方面大多年前已经把厂家架设到大陆,缓解人员急缺带来的危机。对于制鞋技术,台湾方面重视开发,把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的技术作为研究方向,力争向这些技术发达的制鞋国家学习,进行技术靠拢,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海峡东岸的制鞋技术也是我省鞋企实现不对称互补的一个环节。海峡东岸台湾的鞋机、鞋材制造业与其制鞋业形成了一个均衡的供需系统链条,整个鞋产业的发展相对协调,而反观我省,许多先进的鞋机设备还赖于进口,链条相对松动,福建完全有理由向对岸学习经验,促进鞋类的整体发展。

鞋业集群要外延不要外迁

集群产业的建设搭上“海西”政策快车,将有加速的发展。鞋业产业离饱和状态还有距离鞋业的大发展背景下企业个体应该解决好工业发展同生态协调的有机联系、实现走绿色鞋业道路。如果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陈埭迁出,个体的逐步削弱将使集群力度亏损,因此外迁不能成为潮流,外迁是一部分企业壮大的“产物”,但更多的是集群出现问题所致。

与外迁相比,产业带的外延壮大才应该成为思考方向,泉州的一些鞋业龙头企业者集中在晋江陈埭、晋江池店、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江南开发区等区域,其他地方的鞋企只有零星分布,产业集群分布相对集中,集中地带向惠安、南安两侧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因此,产业带的外延可以成为未来的集群发展的一个方向。

依托海峡西岸政策再造一个鞋业集群

制鞋业是我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应以晋江为中心,泉州、莆田地区为布局重点,延伸辐射周边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引导周边地区制鞋企业逐步向制鞋专业园区集中,实现园区资源低成本共享。鼓励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建立互为依存、互相补充的生产协作关系,促进集群规模快速扩张。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从单一的鞋类品牌集群向综合的体育、休闲、旅游品牌集群转变,形成以品牌产品为主体,专业市场为支撑,涵盖鞋业机械、鞋材制作、纸业包装等产业领域,集制造、研发、展览、贸易、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鞋业中心之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