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鞋业的传统核心竞争优势是价廉、档次低。近几年,管理成本、工资成本、材料成本都在不断看涨,唯独没有见涨的是温岭鞋子的利润。浙江温岭的商人急了,浙江温岭的商人急了,浙江温岭市政府也急了。近日,在浙江温岭市政府的支持下,温岭市鞋革业商会带着30多家鞋企来到了泉州,同福建省鞋业行业协会进行广泛的交流,希望能为温岭鞋开辟出一条出路。 差异化竞争遇难题 据了解,温岭鞋业是浙江主要的工业支柱产业,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注塑鞋生产基地。温岭鞋的市场定位就是用低价开拓市场。温岭市鞋革业商会的相关工作人员称,当时这样定位主要是考虑到世界各地贫富人都有,在大家都盯紧了利润高、价格也高的中、高档市场时,他们选定了低价市场,在数量上取胜。目前年产值达到140多亿元,包括各种凉鞋、旅游鞋、沙滩鞋、童鞋等。温岭市的规模鞋企有200多家,出口的国家是以中东为主。 然而,温岭鞋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白热化竞争的状态,欧盟的反倾销事件也给了他们发展的限制。不少企业停滞不前,全市的经济发展也受到限制。 泉企带来新思维 在参观泉州的鸿星尔克及晋江一些鞋企后,温岭鞋商们都有了不少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收获。他们认为,泉企的鞋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有着成熟的品牌理念及管理经验,这些都是他们所无法比拟的。 首先是人才培育方面,温岭市新东大鞋底厂的蔡总感受颇深,让自己的管理层不断进步,泉企或一些代理机构经常会邀请一些国内知名的营销等方面的专家给企业授课,听课的企业一般不会花费太高的费用,企业不断有充电的机会,以了解业内最新的动态。而对于温岭的鞋商来说,这种机会是少之又少,与外地同行的差距也逐渐拉大。 建议规范市场 据温岭市鞋革业商会的秘书长潘克诚称,泉州鞋企的起步较早,也做得相对成熟,他们与泉企的差距很大,因为不在一个水平线。除了吸收泉企的先进生产和管理理念外,他们也会适当与温岭的实际情况结合,但当然无法像泉企一样,用上百万元广告费请明星代言。他们觉得当务之急,是应该向当地政府部门建议,建立一个规范的市场,扶大打小,对于一些无照经营的“三合一”鞋厂进行取缔。 “前面是店,后面是厂,外地人采购东跑西跑,也不是方便,没有一定的营销网络及市场规模”。潘秘书长说,温岭的鞋企市场就存在这样的情况,泉企的营销网络相当成熟,都通过一、二级市场进行动作。他们认为,温岭市应该加快规范市场的建立,在地皮、资金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