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听信他人”需把持关键性 企业经营者在把持自我、坚定自我意念的同时,需全面地听取广泛意见和建议。将“坚持自我”、“听信他人”与真理的实践达到真实的平衡,实现有机的结合,理性的策划和周全的运用,达成更佳决策效果。 1、“坚持自我”与“群策群力”的统一 企业决策一方面需经营者“乾纲独断”,这是领导力和方向性的把握,因而需要经营者坚持自我,拥有远见卓识和独到性见解。这是基础,是根本性战略。另一方面在“乾纲独断”之前,更会有一个“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群策群力”的过程。这是前提,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两方面相辅相成,合而为一,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多听“忠言”,获得更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分辨“谎言”,判断谎言背后所存在的真实动机和心理,从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英国约翰逊曾说:“人们往往更需要有人提醒他,而不是告诉他,这一点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企业经营者在作出方向性决策之前,不论自我的决策力程度有多么深刻或别出心裁;也不论自我对某一决策所形成的掌握范围如何;广泛听取众人意见和建议仍是十分必要的基础的环节。 2、积极听取众人意见的运作环节 如何广泛而真实的听取众人的意见和建议?此时,需要经营决策者调整自我心态,保持理性与平和,真实深入的了解众人的心态与思想,了解他们看问题的视角。确定他们是否拥有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或思路。 通过全面的考察、分析和评估,在综合判断之后,能够让经营者在更进一步的推理和评估、利弊关系的权衡之后,审时度势,作出有效的调整与规范,从而,在更为理性、更趋近事实的基础上,作出最终的决策。这样也就大大降低了决策的片面性和误区几率。 这是众多具备审慎的、战略的思维和理念的企业经营者,所经常运于实践的方式方略。 特别是当企业决定推行某一重大规划,关系本企业重大转型或关键性阶段运行等原则性问题之时,经营者如果仅依靠个人智能未必能做到至臻完美,而稍有差错,就会给企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3、关键时刻发挥企业“智囊团”效用 企业在面临重大决策或关键时刻不仅要善于听取企业内部的“声音”,更在于充分调动企业的“智囊团”,邀请业内专家人士共聚一堂,让他们以自己独到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的水准,更深刻、更到位地分析问题,了解企业现状和市场动态行情。 专家们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与评估,透过事态的表象把握其中的本质与规律性,并且能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预测,给企业经营者提供更专业化的评估预测。通过他们的全面考察和调研,提出自我独特的想法和建议以供经营者参考使用。 这一过程的完成给企业经营者增添了智慧的力量,让更专业、更科学更实践性的立体判断进入了经营者的战略规划之中,给他提供了更具战略意义的视野和深度。这样就为科学决策的最终形成和发挥积极效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避免决策失误与偏差提供了真实的保障。 这是十分必要、且能立竿见影的高效方略,在于企业的有力把握和实践运行。 凡具备战略思维、成就大业的企业经营者,在面对企业的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之时,既有坚持自我、乾纲独断的一面;又有听信他人,群策群力的过程。两者互相促进,相互统一结合,形成对企业更具理性、更为审慎和科学性的策划;从而发挥出更大功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并逐渐步入强者行列,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在交织着“坚信自我”与“听信他人”的决策过程中,企业如何找到平衡的“支点”,如何把握好彼此有效的“结合点”,这是其中的关键。“审时度势”和“审慎而为”始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而根本性方法方式。相信企业经营者能够结合自我的实践运作,从中感悟更多,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