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透视企业社会责任恩体发展趋势_行业综述_行业综述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6-7-2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9| 评论: 0

摘要: 在中国皮革协会举行的全国地方皮革协会工作会议培训会上,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贾艳敏主席就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贾主席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产

在中国皮革协会举行的全国地方皮革协会工作会议培训会上,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贾艳敏主席就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贾主席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对当前媒体热炒的SA8000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企业走向现代化、纳入国际经济领域中必然要实现的条件。

同时,贾主席也指出,企业不能盲目地跟风,要从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做好前瞻性工作,确保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懂得进程中争取主动,不断提高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与会代表反响热烈,展开了积极讨论。现将贾主席的讲话稿分期摘编,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由西方发达国家起步,并迅速波及全球。所谓“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致的定义。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商品、加速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以及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这里的责任对象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员工,如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二是对消费者,如遵守商业道德、尊重消费者利益等;三是对社会和环境,如支持社会公益、保护环境、保护弱势群体等;四是对其他相关利益者,如对供应商、分包商、对政府等。总之一句话,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其中,劳工权益是核心。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产生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加快的进程中,资本的自由流动,进一步扩大了资本与劳工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强弱悬殊,“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更加明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各国为了提高自身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在经济政策和劳动力成本方面展开了“探底竞争:,各种矛盾的聚合,使得经济全球化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遭遇了始料未及的挑战。经过长达数十年的艰苦谈判,新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基本确定,但对实行劳工标准的认识并不一致。从”社会责任“之争到”体面劳动“、”全球协议“的提出,围绕劳工的标准问题,各国政府和不同利益集团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博奕,至今没有形成共识。

在政府见谈判相持不下的背景下,由于跨国公司实力不断扩张,有关各方对劳工标准的诉求由政府逐渐扩展到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获取了较以前大得多的社会控制力,跨国公司有义务也有能力在贸易劳工标准方面有所作为,因此要求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的市场竞争中谋求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包括保护劳工权益在内的社会责任、遵守企业道德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跨国公司也意识到终将无法摆脱责任,与其任由政府间交涉,最终达成强制性规定,还不如自己主动承担,因为主动承担可以通过责任下移方式,减轻自己的实际支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实际上是劳工标准之争的另一个战场。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由最初表现为企业制定并实施内部生产守则,到外部生产守则开始出现和发展,可以看出,随着各种力量的汇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性质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变得错综复杂。改善劳工状况虽然不失为目标之一,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和人权斗争的色彩。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开展的情况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企业社会则热问题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成为我国不能不正视的现实问题。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沿海地区至今已有8000多厂次(有人统计为15000多厂次),接受过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审核。只有通过审核与评估,才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大都知道,近几年,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纺织、轻工、包括皮革行业的有关企业,是否承担足够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际大型采购商在进行采购时的重要标准。可见虽然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真正波及我国的是并不长,但全球性社会责任运动关注的重点显然已经聚集于我国,审核频率越来越高;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认证机构市场开拓中心转移到我国,纷纷增设机构或充实人员。据了解,在我国从事社会责任审核的专业人员超过2000人,并且还在急剧扩大;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劳动条件并非最为恶劣,但在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方面总是受到更加严格的特殊“关照“。这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能力旺盛有关,也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以及劳工权益保护状况仍然存在组多问题相关联。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实施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跨国公司的“查厂“和SA8000认证。两种比较,跨国公司“查厂”是最主要的实施方式,而SA8000认证更主要表现为媒体炒作。

我们所谈到的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是由总部设在美国一个叫SAI的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发起,并联合欧美部分跨国公司个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在1997年制定的。它涉及童工、强迫劳动、健康与安全、性别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管理体系等内容。这个标准是众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中的一种。据了解,一些跨国公司、商贸协会、多边组织或国际机构纷纷制定了各种社会责任标准,目前全球类似的标准有400多个,主要是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制定的。SA8000标准是其中一种,因此可以讲,SA8000不等于国际标准。但由于它突破了传统“生产守则”缺乏外部独立监督和透明度、约束力不强等不足,借助了大家熟悉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指标体系的形式,把对企业非经营性、非技术性要求进行了指标化,用数据说话,采取了认证认可的形式,同时又适用所有行业,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规范性、适用性,操作性较强,因此,被一些采购商和跨国公司用来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借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查厂”还是SA8000认证,审核的核心都是集中在安全、工时、工资、员工福利等劳动条件方面,加班时间和加班费问题是审核过程中反映最突出、最难解决的问题。而且,社会责任审核对我国外贸加工企业造成一定影响,加大了企业成本、增加了经营的难度;审核次数越来越多(SA8000认证的有效期为3年,每半年复审一次,3年期满后需重复进行认证),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造成了同一家供应商和制造商,需求应对不同客户的守则要求,并重复接受不同的审核,企业商业安全受到较大的威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