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女散花”式的品牌经营 “老品牌退出江湖”的现象确实给众多企业经营者带来了震撼,成为他们的前车之鉴。因此有些企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于是,开始全力思量设计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方略。 于是,在此过程中,也呈现出另一种迥然的现象发生。 1、设计新产品,延伸品牌 一些企业经营者深知开发产品,提升价值,跟上时代进步潮流,对企业生产发展的重大意义。于是,他们全力以赴地做着这件事,不间断地设计开发新产品,树立新形象。 然而,在这个设计开发产品的过程中,企业经营者却缺乏了对产品固有的生命周期的研究与监控;对产品的本质性的市场效应与生存空间,没有彻底作出准确的推理预测;也没有深入的展开调查与分析。 诸如,哪一类型产品处于“旺盛期”,哪一类型产品处于“由盛转衰”阶段,何种产品要继续“维持现状”,又有哪一种只能“短期内开发”获利,哪一种能够“长线”发展,还有某些需要“放弃”经营,让企业产品“瘦身”……这些有针对性,有差异性的基础性问题,一些企业经营者都没有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规划。 2、“天女散花”式的品牌经营方式 因此,企业在开发和经营产品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战略性的总体布局和针对性的方略实施,于是,产品开发模式就如同“天女散花”。 所到之处,覆盖面十分广泛,生产线拉得很长,甚至有“波澜壮阔”之势。从表面上来看,企业确实在与时俱进,在不断更新。 这种“天女散花”的品牌经营方式,让企业为之付出了不少的精力和资源,让企业经营者为此饱含期待,渴望实现广泛的市场回报。 然而,在这种轰轰烈烈的开发模式背后,一方面,企业的产品品牌战线拉得太长,在企业资金、人才和设备、管理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消耗和占据,使企业背上了一个重重的“壳”。 在这个“重壳”之下,企业的运作开始出现蹒跚之态。特别是企业经营者从中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深知任何环节的“卡壳”,都会形成企业无法挽回的危机。因为企业的现有运作已经濒临着企业所能承受的“临界点”。这种“极限”运作,使经营者如临深渊。 另一方面,企业又因为没有把握主打产品、走向一条“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开发之路,形成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经营态势。 于是,在主次不分明,结构不合理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品牌的效应依旧因为产品不能“聚焦”而难以发挥出来,企业的发展也只能在背负着沉重负荷的情势下惨淡地经营。 生产链被放长,效益却反而日益减弱,形成了企业生产发展中不时出现的“老大难”问题。品牌战略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良性运作,却只是捉襟见肘……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