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寓于我们自身中,同时,阻碍理想实现的种种障碍也在我们自身中。” ――卡莱尔《衣裳哲学》 做“配角”,是“为人作嫁衣”的苦恼,还是赢得成长的“必由之途”? 做“主角”,是“志得意满”,还是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规划企业的战略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个企业从创立到自主经营,以至成长壮大,正经历着一个不断探索着前行的艰难过程,在市场竞争的风云变幻中,寻找适应生存发展的更好模式。 “好风凭借力”。它生动的再现了当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相互间一种合作模式,表达了一条在合作中谋求自我发展的经营之路。 一、“为人作嫁”的小企业发展模式 企业合作之间,不时的发生着一种现象。 一些企业具备独立生产的能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然而,在“大鱼吃小鱼”的市场竞争中,它本身的实力基础尚且弱小,并不具备自我核心的竞争力,更谈不上走上品牌经营之路。因此,只能惨淡经营,表现出后劲不足,力不从心。 1、小企业“租借”品牌求发展 于是,在这种严峻的企业经营形势下,经营者开始转换思维和视角。在通过周密的思考和战略规划之后,将目光投向已经具备一定市场影响力的相同行业的某一品牌,通过与持有品牌的企业有效协商之后,达成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通过“租用”对方的“品牌”打开自我产品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而对方也通过对品牌的“出租”,进一步延伸品牌经营空间和范围,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 秉持互惠互利原则,双方友好的展开合作之势。 于是,“租借”品牌的小企业锐意进取,势力开拓,按照“品牌”文化内涵和品质标准,对企业产品严格把关,借助品牌的良好市场影响力和市场潜力,其产品销售渠道甚为宽畅。于是,小企业产品获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获得了显著提高。 2、小企业依旧没有“品牌”的事实 在这种骄人业绩的背后,同时也存在一个让小企业经营者所为之苦恼的问题。那就是,他感到自己多年的苦心经营,原来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合作对方的品牌价值随着产品开发链的扩展延伸,市场价值越来越大,社会信誉度和知名度大幅度上升,品牌潜力得到了广泛的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实现。 而本企业因为合作,在“租借”对方品牌的过程中,却一直为建设对方品牌建设而努力,本企业依旧没有自主经营的“品牌”。于是,小企业经营者为此懊恼与遗憾……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