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省经贸委、省经济社团联合会制定的《福建省行业协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确定12家省级行业协会为首批试点单位。其中,省鞋业行业协会的试点任务目标是:行业品牌培育与品质工作,因此,省鞋业行业协会制定了《福建省鞋业名牌战略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行动计划》。 目前我省鞋业企业约4000多家,其中:拥有"中国名牌"13个,占全省总数62个的20.9%。"中国驰名商标"约20多件(含工商认定和司法认定) ,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国家免检产品"20多项。同时还拥有"福建省名牌产品"50多个,"福建省著名商标"40多件,国家级鞋业品牌总数居全国同行业首位。这支创建鞋类知名品牌的主力军队伍,奠定了我省鞋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同时为引领众多中小鞋业企业创建省级和国家级品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我省数千家鞋业企业的庞大队伍,也为实施品牌战略目标提供了广阔的培育空间和强大基础,实施我省鞋业创建品牌战略,已具备了较完善的基本条件。近期,我会受省质监局委托,正在对16家新报"福建省名牌产品"的鞋业企业进行审核评分,对16家企业进行复审,预计今年底将审批通过,届时我省鞋业"福建名牌产品"总数将达到60多个。年初,已协助省工商局审核今年鞋业企业申报"福建省著名商标"25项, 也将确认公布。明年继续把帮助鞋业企业申报"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作为协会工作的重点来抓。 二、为落实《福建省鞋业名牌战略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行动计划》,省鞋业行业协会和泉州广电集团,《海峡都市报》闽南版于7月8日在我省鞋业重点产区―泉州,举办了"2006海峡金靴董事长高尔夫联谊"和"闽浙鞋业精英风云对话"两项专场活动,邀请省内外鞋业龙头企业家、泉州金融界领导、台湾、韩国业界同行参加盛会,"以球会友"畅谈如何加强行业间、区域间、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提高我省鞋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闽浙鞋业精英风云对话",专程邀请我国鞋业重点产区―温州的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奥康、康奈、吉尔达的总经理与我省知名企业:宝峰、匹克、三六一度的董事长现场对话,泉州电视台"品牌泉州"栏目全程转播。主要话题:一是我国鞋业如何面对国际贸易磨擦和技术壁垒,强化行业应对能力;二是如何建立海外专卖体系,构建国际战略联盟,参与国际化竞争;三是如何以市场为依托,创建国内外知名品牌,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如何扩大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提高我国鞋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这场对话活动为激发我省鞋业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推动行业跨越性发展,带来一股新动力。近日,各新闻媒体都连续报道活动情况,在行业和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根据省经贸委关于汇报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要求,协会配合省经贸委轻纺办,撰写了全省鞋业行业06年1至5月份生产和出口运行情况报告。其中汇报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1、全省鞋业行业上半年生产平稳增长。2006年1到5月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8.83 亿元,比增27.49%,生产总量居全国第2位。 2、上半年出口交货值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1至5月我省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02.9 亿元,比增13.12 %。 3、分析造成出口增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劳工荒影响订单计划。受劳工紧缺的影响,许多企业到3月份尚无法满员正常生产,开工率仅八成左右,出口订单计划安排因此受阻;二是鞋类生产成本上升,受原油及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和人民币升值等影响,出口竞争力下滑;三是欧盟对我国出口鞋类的反倾销限制措施,使许多企业由于进一步提高关税,增加成本,不敢接大订单,出口量不断下降。 4、预测下半年形势:一是欧盟提高反倾销税使我省皮鞋类出口企业面临新考验,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出口鞋类制品受到进口国的技术壁垒限制。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及经济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借口,不断制定苛刻的涉及出口产品的安全、卫生等方面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等,对我国的鞋类出口进行限制。 四、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政讯专报》第613期"欧盟再次提高反倾销税我省皮鞋类出口企业面临新考验"的督办件和省经贸委领导的批示,协会配合轻纺办,在晋江、莆田召开了有关出口企业座谈会,传达督办件内容和省政府领导的批示,提出应对国外贸易摩擦、技术壁垒、争创自主品牌的有关工作方案。 五、根据本协会的《福建省鞋业名牌战略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行动计划》,计划在明年与省质量管理协会、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单位共同开展“福建省鞋类质量奖评选活动”,评选省级鞋类的“设计创新”、“制作精良”、“用户满意”等单项奖,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型企业争创省级名牌、著名商标打好基础,搭建服务平台。 综上所述,协会今后工作的重点将紧密结合《福建省行业协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总体思路,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各项培育、创建鞋业品牌,提高全省鞋类产品质量的活动,同时也期望得到广大会员单位、业内同行和各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福建省鞋业行业协会 二00六年八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