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注定是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暗流涌动,但也光明初现。经过2006,2007我们将迎来什么?基于运动品牌正处于备战2008奥运的特殊时期,有着悠久历史的正装鞋正面临新的市场境遇,展望2007,希望能引起行业的一些思考。 运动品牌的困顿与光明 回首2006年的运动鞋市场,感叹最多的自然是竞争的激烈了。市场操作难度加大,竞争手段多样,使得几家欢笑、几家愁。欢笑者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者,代理商、零售商、厂家多方共赢,忧愁者却面对市场竞争仍然有点无所适从,进退两难,攻守不易! 虽然说06年大多数品牌和自身相比,市场还是有所提升,可是如果将之放置到整个行业进行比较,则进步缓慢也是落伍的一种表现,某种意义上说其与大品牌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所以,如果一定要给06年的鞋服市场来个总结,那应该是强者越强、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继续被挤压。 06年的困顿 尽管06年运动鞋市场呈整体上升之势,但风起云涌的背后仍然有诸多不足之处,笔者暂且抛砖引玉。 1、品牌重塑迫在眉睫卖点诉求表现乏力 有人说中国的服装没有品牌,不知道这样的评论是否公正,但是运动品牌还很稚嫩却是不争的事实。品牌概念模糊、品牌塑造手段缺乏,是06年国内运动品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大多数的品牌都还停留在传播品牌知名度的阶段,有些甚至连知名度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更谈不上品牌的重塑和顾客美誉度、忠诚度的培育了。翻看运动鞋品牌的广告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广告语诉求单一、雷同,卖点诉求表现乏力,大多数的品牌内涵不能和品牌定位相结合,传播和实际成了两张皮! 安踏、李宁等国内运动品牌的领航者在品牌塑造方面显然要胜同行一筹,特别是06年安踏品牌形象的整体提升已成业内人士颇加赞赏的话题。安踏的品牌形象已经脱离了晋江的本土味道,将同城的兄弟远远抛在后面,品牌诉求结合商品企划在传播上表现得相当完美,此番安踏推崇的草根文化必将引发行业更大的关注。 2、通路库存依然严重厂家支持力度加大 通路为王,这个在前几年非常热门的营销词汇在06年又重新回到了我们身边。是的,通路理应成为热点,它对于营销来说尤如人的血脉对于生命一样重要,06年鞋业通路在遭遇变革后重新获得理所当然的地位。 盘点06年的鞋业通路,我们发现困扰行业的物流问题依然严重,整个通路库存数量惊人,某二线运动品牌仅武汉代理商就有库存价值1000多万元,而其每年的销售额也不过是1000万!厂家过多的要求代理商订货,而代理商市场拓展和网点布局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