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俄发零售业逐客令 在俄浙商纷纷谋出路_国际动态_信息资讯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7-1-2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0| 评论: 0

摘要:      近日,在俄罗斯卖皮衣的海宁人宗金亮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回到了老家,原因是他所在的莫斯科最大的自由市场伊兹麦洛伊市场即将被拆除,他只能把剩下

     近日,在俄罗斯卖皮衣的海宁人宗金亮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回到了老家,原因是他所在的莫斯科最大的自由市场伊兹麦洛伊市场即将被拆除,他只能把剩下的约10万美元的货物以半价转让给俄罗斯商人。

      春节后,宗金亮将很难再像以往那样重返莫斯科做生意了。这一切,缘于俄罗斯政府从本月15日开始实行的一项新政策,根据这一项政策,到今年年底,所有在俄罗斯从事小本买卖的外国人都将被“赶出”俄罗斯。

      普京发布逐客令

      华商忙着大甩货

      2006年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一项法令,从2007年1月15日到4月1日,外国人在售货摊、市场以及商店以外的场所进行零售业的人数应限制在零售业总人数的40%。从2007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外国人将被禁止从事零售业。此外,从2007年1月1日起,外国公民一律将被禁止在俄罗斯从事酒类和药品贸易。俄罗斯政府表示,此举的目的是整顿商品市场秩序,保护俄公民利益,并夺回被外国人抢占的就业机会。

      这项法令的出台,对很多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人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在莫斯科最大的鞋类批发市场ACP市场设摊的温州吉尔达鞋业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华担忧地说,虽然法令只提到对小额零售业的限制,但许多在俄罗斯自由市场里“练摊”的温州人既做批发也做零售,法令一旦执行,这些商户肯定会受到影响。吉尔达在ACP市场里有四个伙计,全部是温州人,每个月工资2万多元人民币。如果请俄罗斯人做伙计,每个人每月就要付8000元人民币,“俄罗斯人知道政府在保护他们就业,现在已经开始坐地抬价了。”他说,像吉尔达这样一年销售几千万元的批发大户基本上能承受工资上升的成本,但对那些一年只能卖几十万的小摊贩们来说,这个代价就太高了。

      宗金亮透露,回国前,他在俄罗斯一家中文报纸《俄罗斯龙报》上看到,今年元旦前后,一部分在当地自由市场摆摊的中国商人开始低价甩卖剩余货物,甩货价相当于平常价格的1/5-1/10,他庆幸自己的货物还能卖出半价的“高价”。

      灰色清关路被堵

      赴俄打工受限制

      俄罗斯针对小额零售市场的新法令,也让众多依赖“灰色清关”路线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浙江商贩遭受沉重打击。

    据温州市鞋革协会前任秘书长朱峰介绍,2004年,俄罗斯大幅提高了自中国进口的日用消费品的关税,大大提升了中国产品的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温州小鞋企或者个体商贩通过“灰色清关”的方式,将产品销往俄罗斯。

      所谓“灰色清关”,即货主只要向货运公司缴纳运费,就可以由货运公司将货物运往目的地,并由货运公司委托的“清关公司”代理清关。其间货主自己不用和海关打任何交道,“清关公司”就会把所有俄罗斯海关报关手续办好。

      朱峰认为,俄罗斯新的法令虽然没有直接涉及“灰色清关”,但因为法令限制了外国人从事零售业,加上俄正在大力打击“灰色清关”和腐败,导致从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必须以公司的名义走正规渠道报关,实际上封堵了“灰色清关”的路径。

     按照俄罗斯联邦移民局的统计,当前在俄罗斯1.5亿人口中有1000万到1200万外国人在工作,其中700万是非法的。

      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华说,在俄罗斯务工,除了签证以外,还必须持有俄罗斯移民局颁发的劳动打工卡,否则即视为非法务工。申请打工卡的费用最高可达3000美元,许多国内过去的务工者为了省钱常常不去办理打工卡。据介绍,目前在俄罗斯经商的浙江人以温州、义乌、绍兴、海宁等地人居多。

      浙商开始另谋出路

      有人回国有人坚守

      面对俄罗斯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许多在俄罗斯从商的浙江人开始另谋出路。

      在莫斯科“练摊”已有十年的温岭人季先生在获知俄新法令出台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将手头剩余价值70余万元的皮鞋寄存在当地一个生意伙伴处,自己则在国内的新疆阿拉山口边贸市场新开了一家摊位。一方面他在等待俄罗斯法令的进一步明朗化,一旦时机成熟,还想重新进入;另一方面他也可以通过边贸市场开拓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市场。

      与季先生持相同想法的还有绍兴布商陈宏波,他从俄罗斯在远东的贝加尔斯克市的一家自由市场撤出后,准备到几十公里之外的中国口岸城市满州里发展,虽然由国外回到了国内,但仍然可以与以前的老客户保持顺畅的业务往来。

      另外一部分在俄经商多年的浙江人则选择了继续留在当地,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华说,吉尔达所在的莫斯科ACP市场里的一些实力较强的温州鞋零售商正在筹备成立一家公司,变小摊销售为公司化经营,并雇用当地人从事一线销售,虽然经营成本上升了,但至少可以绕过新法令的限制。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航认为,从表面上看,俄罗斯新法令是对市场经济的倒退,但浙商也应该反省自身的原因。近年来,欧盟、俄罗斯、巴西等地区连续掀起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风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量廉价的低质商品冲击了这些国家的相关产业。日本的汽车、电子等产品在上世纪60年代也曾在欧美市场遭遇相似境况,后来日本人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才逐渐改变了这一局面。他认为这也是浙江人必须学习的一条途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