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泉州检验检疫局了解到,去年泉州鞋类出口货值再创历史新高,达23.13亿美元。出口量占福建省一半左右、全国1/8左右。在全国五大出口鞋类基地中仅次于广东东莞排名第二。
据分析,去年初,受鞋类欧盟反“倾销”调查、企业用工比较紧张、人民币汇率调整、国外技术壁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鞋类出口曾出现小幅下降,但从3月份开始,泉州鞋类企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逐步恢复增长。
对于去年的出口增长,泉州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分析了六个特点。
首先,品种较为齐全。从出口品种看,以中低档运动鞋为主,形成从婴童鞋到成人鞋,从运动鞋、拖鞋到皮鞋,品种较为齐全的格局。其中运动鞋约占出口总值的82%、拖鞋约占13%、皮鞋约占5%左右。
第二,开拓国际市场力度加大。企业通过调整市场的布局结构,积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巩固欧、美、日市场,拓展东南亚及港澳台、俄罗斯、南亚、南美和非洲市场,取得显著效果。在上年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今年增至50多个。
第三,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通过加强科技投入,不断探索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据统计,去年出口双数为9.02亿,同比减少7.5%,但总货值却增加1.33亿美元,平均单价增长14.73%。寰球、三兴、鸿星尔克、匹克等逐渐加大自有品牌出口的比例,每双鞋单价比出口平均价高1倍以上。据福建国检局调查,鞋类企业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的比例,从上年的不到10%提高到占总数的21.49%。
第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许多企业积极引进人才,扩大生产能力,目前已有200多家出口企业推行和获得ISO9000、ISO14000和生态纺织品认证,部分企业获得国家计量检测体系认证、英国SATRA认证,以及CQC产品认证。
第五,实施品牌战略初见成效。目前泉州有12个鞋类企业的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其中全国运动鞋15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泉州占11个。
最后,应对国外贸易技术壁垒能力提高。为充分发挥泉州市应对国外技术性壁垒促进泉州扩大出口的领导小组的作用,形成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齐心协力,共同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壁垒,泉州检验检疫部门主动收集,跟踪相关的鞋类法规、标准、要求和动态,及时向企业通报,帮助企业建立原辅材料,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