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企业各施招法突围,鞋类出口欧盟增长14.28%
深圳宝凯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年出口皮鞋1000万双,其中10%供应欧盟市场,最主要输往意大利。去年,该公司欧盟订单客户比较稳定。
近年来,“毒鞋”事件、征收反倾销税等使中国鞋类出口欧盟遭遇各种壁垒。昨日,记者从深圳检验检疫局获悉,由于深圳企业应对有方,加大了对有害物质的检测,优异的品质保证牢牢抓住了欧盟采购商的目光。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尽管欧盟开征反倾销税,但我市鞋出口欧盟不降反升,其中批次增长了12.36%,货值增长了14.28%。
欧盟挥动鞋类反倾销“大棒”
深圳检验检疫局负责人介绍,自2005年12月底,意大利卫生部检出中国进口鞋的皮革中含有镍等4种物质超标,“毒鞋”事件开始在欧盟蔓延之后,2006年欧盟对我国鞋类产品频频挥舞反倾销大棒:4月7日起,欧盟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征收为期半年的临时性反倾销税,在6个月时间内,对中国进口皮鞋的反倾销税从4.8%逐渐过渡到19.4%。10月5日,欧盟部长理事会以13比12的微弱投票结果,通过了对中越皮鞋的最终反倾销规定:从10月7日起,对中国和越南产的皮鞋分别征收16.5%和10%的反倾销税,为期两年。欧盟反倾销“大棒”最终砸向了中国的制鞋企业。鞋类是深圳的传统优势产业,反倾销无疑给我市鞋类生产企业出口欧盟造成一定压力。一些小型鞋厂由于难以适应“苛刻”的欧洲市场,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逐步销声匿迹。
深企各施招法实现突围
目前,在深圳检验检疫局备案注册的出口鞋生产企业约200家。出口方向主要是美国和欧盟。
为了在欧盟市场站稳脚跟、扩大发展,我市许多出口欧盟的制鞋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各施“招法”实现突围。雅华鞋业(深圳)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欧盟采购商对鞋的品质要求很高,非常挑剔。由于雅华在品质方面拥有优异保证和良好口碑,欧盟采购商同意承担反倾销税。这样,公司出口欧洲的鞋类价格和所获利润都没有受到影响。去年公司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30%。
在积极寻求对欧盟市场突围的同时,一些深圳的鞋类企业加大对其它国际市场及内地市场的开拓。如,深圳百丽鞋业有限公司通过在美国开设专卖店,扩大出口规模。同时,积极在内地拓展新的营销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深圳宝凯鞋业有限公司则准备向日本市场和中国台湾市场进军。
创自有品牌是上策
深圳检验检疫局专家认为,尽管我市鞋出口欧盟受影响程度不严重,但情况也不容乐观。过去几年我市鞋产品出口欧盟增长迅速,但2006年的增速明显放缓。
专家提醒深圳企业,在目前形势下,要赢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应该改变当前以贴牌生产、只赚取加工费为主的现状,加强研发、改进工艺,向中高档路线发展,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模式转变,打造自有品牌。同时,可以通过加强与欧盟皮鞋制造商和进口商合作,走中外合资之路,并开拓海外专业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非涉案鞋的生产和出口,有效化解反倾销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