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居高不下制约行业发展 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鲜明主题,“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但一份来自全国政协调研组最近完成的调研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指标下降4%的目标难以完成。其中,轻工业的节能状况也不容乐观,轻工业在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平均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一度高出40%。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原材料能源消耗占成本的60%~80%。
目前,我国轻工企业的能源利用率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陶器行业的能源利用率仅仅是28%~30%,而发达国家达到50%以上;耗热能的行业单位耗能是0.57吨标准煤,国际上是0.15~0.2吨标准煤;食品行业原料的平均利用率是65%,而国外已经达到80%。 相关专家认为,装备水平比较低、管理和技术水平不高,是轻工行业物耗、能耗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另外,政策扶持以及市场监控力度薄弱,也是节能降耗推进艰难的重要原因。
轻工业受贸易壁垒影响大
相关部门调查表明,在总额超过81.5亿美元的受贸易壁垒影响合同金额中,受包括节能及产品回收在内的环保要求影响的出口合同金额在22.2亿美元以上,受工业品认证要求影响的出口合同价值超过12.3亿美元,这是对中国产品出口影响最大的两种措施。其中,轻工强省受影响最大,广东省的直接损失额为94.8亿美元,位列全国各地区直接损失之首,占全国直接损失总额的32.9%左右;浙江省的直接损失额为47.7亿美元左右,占全国直接损失总额的16.6%。
在具体产品上,八大类产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其中属于轻工行业中的食品类比例为42.0%,玩具、家具类比例为23.6%,陶瓷类比例为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