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东陵区打造北方鞋都 相当于几个中国鞋城_国内动态_信息资讯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7-2-3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5| 评论: 0

摘要:      参加农民工文艺演出、棋类比赛,看专场电影……郑汉戈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每月的工资超过3000元,作为已在沈阳鞋业产业集群鞋业园工作三年

     参加农民工文艺演出、棋类比赛,看专场电影……郑汉戈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每月的工资超过3000元,作为已在沈阳鞋业产业集群鞋业园工作三年的技工,郑汉戈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他说,今年春节没回四川资阳老家,沈阳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2月26日,郑汉戈还向记者透露:将在东陵区买房,把根扎在沈阳。

  与郑汉戈相比,辽宁省总商会鞋业商会会长汤军更为忙碌。前几天,他又一次飞赴北京,到中国皮革协会听取申请 “北方鞋都”的初评结果。汤军说,鞋业产业集群正在长大。它从2003年由沈阳恒泰鞋业公司投资建设后,依托中国鞋城这一基地,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延伸,羽翼日渐丰满。

  四年磨一剑,正在打造的“北方鞋都”已成为沈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小作坊走进鞋业园

  四年前,在东陵区东陵街道有个“鞋业村”――汪家村,别看这地方不大,却容纳了150多家无照制鞋户。他们采取游击战术,夜晚生产,白天上市,生产的鞋子多是无厂名、无厂址、无品牌的“三无“产品。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地产鞋厂家生产环境恶劣,约5万人的从业大军大多没有劳动保护措施。

  如何重振地产鞋雄风,改变南鞋北调现状?东陵人把目光瞄向了组建地产鞋工业园区,并决定在汪家村选址建园。

  汪家村条件确实优越:村周边4―5个村有制鞋基础,制鞋户达500余家;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有污水排放处;技术工人多;离中国鞋城近,可形成前店后厂格局。

  说干就干。2003年4月1日,由沈阳市政府批准建设的市级开发区――沈阳鞋业园破土动工。一期工程投资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有56家制鞋企业入驻,安置近万名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园区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在广州、莫斯科、乌克兰、匈牙利等都设立了办事处和销售机构。沈阳鞋业园作为鞋业产业集群的生产基地,为集群发展提供了支撑力量,并生发了聚合效应。

  如今,鞋业产业集群已累计投资9亿元,建成标准厂房29万平方米,现有规模企业200多家,其中包括乔丹、贵人鸟、特步等知名企业,2006年完成产值45亿元。鞋业园生产的各类鞋,不仅占中国鞋城50%以上的供货量,还远销美国、东欧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鞋业园为核心,通过对周边制鞋户进行资源整合,产业集群安置4万余名农民和下岗职工就业。

  鞋业园融入大链条

  鞋业产业集群正在上演升级大戏,他们要把“北方鞋都”揽入怀中。

  “作为北方最大的鞋业销售商家,中国鞋城每年的销售量为7亿―8亿双鞋,销售额达上百亿元。沈阳已具备了成为中国鞋业第五大产业集群基地的条件和优势。”东陵区区委书记沙波涛对鞋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东陵区的版图上,鞋业产业集群的定位十分醒目:以中国鞋城为依托,以“北方鞋都”为龙头,以引进鞋业名牌产品和鞋业规模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皮革鞋料市场建设,同时开辟新的鞋业生产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如今,以鞋业产业园和中国鞋城为基地,鞋材贸易―制鞋生产―成品鞋销售的产业链已初步形成。预计两三年内,“北方鞋都”的总产值将达几百亿元,相当于再造几个中国鞋城。

  今年,一个8万平方米的皮革鞋料交易市场也将在东陵区建成,届时,不用走出沈阳,皮革、鞋料、合成革、皮革机械和鞋材化工、制鞋机械等就可以一站式购齐。而东陵鞋业产业集群将形成以中国鞋城为龙头,以鞋业园和民营加工区为基地,以众多鞋业骨干企业为辅的集鞋业研发、皮革鞋料、生产加工、物流仓储、产品展销、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