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以奥康、泰马、金履、新生港元为代表的4家企业在北京举办了“制鞋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情况通报会”,就2006年10月7日以来欧盟决定对产自中国的皮鞋征收为期两年、高达16.5%的反倾销税后,4家企业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呼吁更多的中国制鞋企业参与到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行动中来。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苏超英强调指出,面对中国制鞋行业不断出现的国际贸易壁垒,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是维护和提升中国制鞋业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关键。 苏超英说,中国是世界鞋业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也是鞋业出口大国。面对新的竞争形势,中国制鞋企业必须要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如产能大、产品附加值不高、国际贸易摩擦频繁等。此外,中国制鞋业在国际上缺少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如果再不转变增长方式,可能会遇到更多的贸易摩擦。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本土企业应就欧盟反倾销苦练内功,变不利为有利,把外在的压力变成转变增长方式的动力,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以此推动制鞋行业步入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中国制鞋企业还应不断积累国际市场的拓展经验。经验的缺乏,往往容易让本土企业在面对贸易壁垒时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制鞋企业大胆地走出去,边拓展,边总结,边思考,进行相互经验交流。从另一个方面讲,中国制鞋行业也迫切需要与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市场进行充分地、有效地交流,这对打造和加快中国制鞋行业国际化品牌进程非常重要。 苏超英还要求中国制鞋企业理性看待反倾销,正确应对反倾销,努力通过平等对话化解贸易摩擦,在加快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向全世界树立一个负责任的、有思想的中国鞋业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