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陈埭,在过去几年中已有45家企业前往外地生产,另有40多家企业准备购地外迁惠安、晋江池店等周边地区。这是昨日陈埭镇2007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上,镇长王茂泉发言时透露的数据。 据分析,越来越拥挤的空间、劳动力短缺和第三产业欠发达,是当地规模企业外迁的主要原因。面对困境,陈埭镇正在寻求破解办法。镇党委副书记李德铭表示,陈埭将进一步完善第一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企业总部商务区和第二、三、四鞋业专业园区,并逐步发展第三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留住企业。 困境: 用地拥挤 制约规模企业发展 据统计,陈埭占地38平方公里,却拥有3000多家企业。日渐拥挤的发展空间,让不少陈埭规模企业受到制约。另外,陈埭全镇制鞋产业虽已经形成,但还不完善,市场还无法实现专业、规范、规模运作。生存发展空间的制约,直接导致了规模企业外迁。 在劳动资源方面,有数据表明,今年开春后陈埭企业的开工率并不乐观,中小企业只有60%左右。对此,李德铭分析说,陈埭目前的发展环境、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制约着高级管理、营销人才的引进,并因此造成了劳动资源短缺。 此外,陈埭在第三产业、基础设施上还相对滞后,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空间。长期以来,陈埭在金融、化工、资讯、研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例偏小,对制造业的服务和拉动作用不明显。据了解,目前陈埭每万人拥有市级以上医院至今为零,每个学校均生数为416人、教师数为119人,只及全国十强乡镇平均水平的1/3到1/2。 出路: 四大鞋业园区 为企业提供载体 针对越来越紧张的企业用地,李德铭表示,陈埭将积极拓展发展空间,结合晋江大桥沿线和沿海大通道建设进行合理规划,盘活存量土地,做好用地储备。特别是进一步完善第一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企业总部商务区和第二、三、四鞋业专业园区,引导优势企业、品牌企业、规模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配套发展新型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形成集产品研发、信息交流、科学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相对齐全的投资区。在今年下半年,陈埭还将强力推行30亩的职工公寓和120亩标准化厂房建设。 李德铭透露,未来陈埭将推进“南部四境老市场改造升级、陈泉七一路北段新市场拓展延伸,中部加快中国鞋都鞋材市场融市步伐,西部湖中路鞋材街整合提升”,以此促进南北中西四个交易区联动并进,形成合理发展、功能齐全的鞋材专业市场新格局。而规划建设集产品展示、订单贸易、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品牌鞋一条街”,将进一步扩大陈埭专业市场的区域影响力。 为改变第三产业的滞后,陈埭将通过改旧建新,按照晋江市城东区的定位,推进镇区建设,加快实施花厅口、岸兜、南霞美等市级示范村的改旧建新工作。重点跟踪服务大型商贸项目,采取市场运作模式,支持建设物流综合配送中心、星级酒店,带动配套服务业发展。选址规划鞋材化工专业市场,为企业提供发展环境,培育新的“生财点”。 此外,陈埭还将全面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逐步改善陈埭人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