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鞋博会”眼下已进入倒计时,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晋江人正在努力扮靓新一届的“鞋博会”,以奉献给中外嘉宾。也正因为有晋江人的精心呵护,“鞋博会”正逐步由“会”脱颖而成“牌”,一块提升晋江美誉度的“名牌”。 将“鞋博会”培育成一个品牌,继而将其升格为四海皆知的名牌,这是晋江人梦寐以求的目标。“鞋博会”离这一切,究竟还有多远? 昨日,记者从晋江市委宣传部了解到,为了把“鞋博会”打造成名牌,晋江市除了从专业化、国际化、精细化方面着力外,还要借“鞋博会”东风,整合有效资源,提升整体晋江。
与“西博会”有差距 去年10月,晋江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人员赴杭州“西博会”取经。他们回来后,开始寻找“鞋博会”与“西博会”的差距。 据了解,跟“鞋博会”一样,“西博会”也已经举办了六届。作为一个综合展会,“西博会”每届都有吉祥物、有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主题(如今年“西博会”的主题是“和谐生活,和谐创业”,打响“东方休闲之都”的品牌),还有众多大型配套项目,如第七届“西博会”即将举办西湖狂欢节、中国西湖情玫瑰婚典、烟花大会、杭州中国丝绸时尚节、首届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国际(浙江)现代物流博览会、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杭州人才交流大会、中国国际香水暨彩妆展览会等26个配套项目。 据悉,上届“西博会”,参与人数达到672万人次,贸易成交额达89.64亿元,协议利用外资7.2亿美元,引进内资84.83亿元人民币。“西博会”真正办成了老百姓和中外游客的盛大节日,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反观晋江“鞋博会”,虽然作为专业展会,在海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但作为城市窗口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目前,除了一些小型配套活动外,“鞋博会”的配套活动项目几乎没有,它吸引的基本还是业内人士。 全民动员端出靓点 晋江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晋江是著名侨乡,不仅有独特的产业经济,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历史积淀,这是培育“鞋博会”品牌得天独厚的条件。 与此同时,有人一针见血地评价“鞋博会”“硬件不够硬,软件不够软”。所谓“硬件不够硬”,就是“鞋博会”的内容没有体现“博、精、雅”,在城市环境上离“蓝天、碧水、绿色、清静”也有一定距离;所谓“软件不够软”,就是晋江的窗口行业还远没有擦亮“玻璃窗”,让中外宾客真正“OK”。 要将“鞋博会”锻造成一个名牌,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它不仅涉及“鞋博会”自身的定位,还包括城市形象、交通、媒体、餐饮、娱乐、住宿等配套工程。创“鞋博会”名牌的难度,远远高于创一个产品名牌。 晋江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员认为,调动该市所有部门,要求各部门、各行业在“鞋博会”期间,把最靓的东西亮出来,既可丰富“鞋博会”内容,又可促进这些行业、部门发展。该人员说,将“鞋博会”培育成名牌,其实质就是创晋江城市名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2005-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