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6日为中国鞋企应诉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的截止日期。到欧盟法院起诉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终裁不公的最后期限,超过1000多家中国鞋企却放弃了最后的翻盘机会。其中,作为我国鞋类生产出口第二大省的福建,有近300家鞋类生产企业集体放弃了诉讼。 据欧盟有关法律,在欧盟反倾销终裁正式执行后的2个月零10天内,中国鞋企可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但全国1200家涉案企业中,仅有14家企业准备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 自2005年欧盟对中国皮鞋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广东是最大的受灾区,涉案金额超过3亿美元。“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秘书长郭炜文表示,广东鞋企中只有金履鞋业和万邦鞋业两家公司将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 郭炜文表示,“这两家都是在欧盟反倾销调查中被抽样调查的企业,已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应诉经验。而更多中小鞋企因为举证、调查等程序繁杂及经费问题而放弃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往往采取调整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等策略应对,甚至放弃欧盟市场。” 此次欧盟反倾销案件中,金履鞋业是国内惟一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鞋企,被裁定的税率为9.7%。不过,金履鞋业仍然坚持到欧盟法院起诉。郭炜文表示,在参与第一阶段的应诉过程中,金履鞋业曾使欧盟作出了部分让步,倾销幅度降低,税率也从100%降至9.7%。但金履鞋业方面认为,对9.7%的反倾销税从何而来,欧盟从未解释过,而且其倾销幅度的计算方法也存在问题。金履鞋业希望通过上诉到欧盟法院,使倾销幅度最终降为零。 一直跟进欧盟鞋类反倾销案的律师余盛兴表示,10多家企业在欧盟终裁结果出来后继续参与应诉,这已算是不错的结果,此前的欧盟反倾销案中往往只有一两家企业向法院起诉。“消耗时间、另外支付费用及输赢未卜,这些因素使得很多企业在终裁结果出来之前就放弃决定了继续应诉。企业参与前一阶段的应诉主要是为了获得更低的税率,但这一阶段是状告欧盟而欲推翻终裁结果,难度明显加大,接受司法调查比之前的产业调查更加艰辛。而且,不排除欧盟对华皮鞋制裁已结束而法院诉讼结果还没出来的可能性。” 此前,因不服欧盟反倾销裁决而上诉欧盟法院的中国反倾销案约有10起,获胜的只是少数。具体费用将取决于不同公司的不同诉求,费用低的为3万~5万欧元,高的可能达到10多万欧元,诉讼过程一般要持续两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