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浅论福建省制鞋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_行业综述_行业综述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7-7-2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94| 评论: 0

摘要: 一、福建省鞋业行业基本情况 制鞋业是福建省传统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全国三大制鞋大省之一。鞋产品市场以内销为主,外销兼营。目前,福建鞋类产品以休

一、福建省鞋业行业基本情况

制鞋业是福建省传统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全国三大制鞋大省之一。鞋产品市场以内销为主,外销兼营。目前,福建鞋类产品以休闲运动鞋、塑料拖鞋为主,皮鞋、布鞋,胶鞋为辅,形成种类较为齐全的鞋产品格局。福建省运动鞋在国内市场优势明显,据初步统计,全省规模以上鞋企近1200家,从业人员上百万人,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占全国比重22.8%。全行业已在全国建立数万家品牌专卖店、营销批发中心和销售专柜。目前,拥有富贵鸟安踏、“亚礼得”、“特步”、“鸿星尔克”、“爱乐”、“贵人鸟”、“三六一度”、“乔丹”、“沃特”、“德尔惠”、“匹克”、“金苹果”等13个中国名牌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十多个,行业龙头企业的名牌效应已逐步形成

福建鞋业主要分布在泉州、福州和莆田三地区,三市产值约占全省鞋类产品产值的95.4%。泉州、莆田和福州已初步形成三个鞋业产业集群,其中以晋江陈埭为中心的旅游运动鞋产业集群发育最快,产业链较完整,石狮市以“富贵鸟” 皮鞋为龙头的知名品牌影响力很大;莆田鞋业产业集群起步最早,以“贴牌加工”出口为主,但自主品牌较少。福州运动鞋产业集群相对松散,主要以外资企业“贴牌加工”为主,与国内产业关联度不高,同时,福州仓山区和福清市还以生产塑料泡沫拖鞋和沙滩鞋为主,出口量大,也别具特色。

福建制鞋产业集群优势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产业集群规模巨大,集聚效应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福建制鞋产业集群集中分布在泉州、莆田两地,其集群内部配套厂商分工细化,从而达到了规模经济效益,节约了制造成本,为低成本竞争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毗邻,使得企业的生产采购可以就地取材,从而降低了企业搜索信息的成本和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等;同时,产业的地理集中使本来就密切联系的企业有更多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形成一种学习或模仿效应,随着这种学习效应而来的是先进经验、技术更为迅速的在区域内传播,产出技术溢出效果。带动整个产业更快、代价更低地获得新技术,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集聚产生的竞争压力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巨大的集群规模对外部市场供应商和买家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尽管产业内部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但由于巨大产业集群的存在,整个规模优势吸引供应商纷纷加入,形成了当地发达的供应链体系,促进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这种产业集群能够为世界各地客商提供品种齐全、款式繁多的产品选择。各地的客商在集群内部进行采购可以大大节省搜索成本。从而使各种类型的企业可以在产业集群的支持下整体嵌入世界运动鞋产业链中,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晋江、莆田运动鞋产业集群兼顾内、外销市场,具有充分的市场空间。

我省鞋类产品可粗略划分为内销和外销两大部分,其中,外销鞋类多数是为国外中低档品牌进行委托加工。发达的产业链早以低成本优势(福建鞋类产品<尤其是运动鞋>价格比世界上其它地区出产的运动鞋要低1020%以上)。

内销鞋类基本以自有品牌进行销售,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形成以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知名商标为核心的,外延包括一批小品牌的晋江品牌集团。由于款式新颖,价格适中,分销渠道发达,在国内中、低档次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中安踏公司连续6年获得国内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名。  

在不同时期,政府的扶植措施大大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当地政府同意民营企业以挂靠集体企业的名义经营,促成产业的形成;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鼓励企业创立名牌的奖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品牌战略的成功。

、福建省制鞋行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06年福建省规模以上鞋业总产值713.8亿元,增长26.7%,销售总额612.9亿元,增长18.1%,出口交货值335.3亿元,增长15.3%

2006年我省共有34家鞋类企业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37家鞋类企业获得2006年“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和泉州寰球鞋服有限公司的运动鞋荣获“国家出口免验产品”称号,在国内三家获“出口免验”鞋企中,我省占二家。同时,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06年国家免检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名单中,全国共有7家制革企业的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我省的“兴业”皮革、“峰安”皮革榜上有名。去年,中国皮革和制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公布了“首批中国皮革和制鞋行业科技示范企业”的名单,晋江兴业皮革也名列榜内。省鞋业行业协会被省经贸委、省经社联确定为全省行业协会12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试点的目标任务就是加强培育品牌和提高产品质量,该项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也为我省鞋业品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当前,福建省鞋业企业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市场,纷纷以自有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为化解欧盟反倾销、国外技术壁垒等不利影响,许多鞋企调整市场布局,积极以自有品牌开拓国际市场,通过设立分公司开设专卖店与消费者建立了直接的购销关系。其中,鸿星尔克与朝鲜奥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成为朝鲜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该合作计划使鸿星尔克成功登陆奥运“赛场”,同时也是我国本土运动品牌奥运营销战略的全新尝试,为本土运动品牌与国际品牌的资源争夺战开辟了第二条战线;特步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设立专卖店;安踏在菲律宾开设分公司,在新加坡设立专卖店,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匹克集团除在意大利设分公司、在澳大利亚设代理商外,还将在意大利开设专卖店,并计划全面拓展欧洲市场。三六一度在缅甸开设其在东南亚的第一家专卖店。同时,许多大企业赴国外参加名类专业鞋展,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上述品牌在开拓国际市场之后,销售行情呈良好上升势头。

我省制鞋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产业链得到不断发育成长,已经初步形成了皮鞋、塑料鞋、布鞋、胶鞋以及鞋用面料、鞋模、鞋带、鞋扣、鞋底等多个行业群体,所生产的鞋带、鞋扣、鞋模、鞋楦等鞋材基本满足我省鞋业生产的需求,其产业集群已经列入省经贸委确定的重点发展集群。同时,我省具有大量生产鞋底、鞋面布、皮革、发泡材料等鞋材的企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制鞋行业供给循环体系,降低了制鞋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福建省鞋业行业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

2006107日起,欧盟对中国出口皮鞋征收为期两年的16.5%反倾销税。为此,欧盟部分进口商将采购市场转到印度、越南等国,我省鞋类产品在国际市场出口份额受到很大威胁,欧盟对我国出口皮鞋实施反倾销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形成。

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品的不利影响也逐步扩大。作为轻工传统制造业的制鞋业,所面临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对于大部分在国内采购原材料出口的企业来讲,出口“成本”增加导致了鞋产品出口减少。

 近日,国家又下调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比例,出口退税率调整必然引起鞋业出口总额的下降。很多外向型鞋业生产企业和外贸流通企业的经营业绩都会受到影响,但是,与生产企业相比,外贸公司在此次退税率调整后将受到更大冲击。这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必然会对我省鞋类及各类商品的出口产生影响。同时,我省制鞋行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鞋品出口市场低价竞销趋势尚未完全改变,但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已在逐步扭转。二、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同质化、款式雷同化、功能一般化,附加值偏低。三、行业人才匮乏,科研创新能力弱,劳动力相对不足。四、行业品牌创建意识还不够强,全省数千家鞋企仅有少部分获得国家和省市名牌,国际性品牌还未形成。

四、福建省鞋业发展思路

1、福建省鞋业要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制定自主品牌培育专项计划,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企业培育国际市场中的自主品牌。

2、集中做大、做强泉州、福州和莆田三大鞋业产业集群。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横向集聚和纵向延伸,加大整个集群的集聚规模,增强各个产业集群内主产业链的深度、广度和强度。

3、鼓励集群跨区域延伸,鼓励晋江产业集群向内市县和其他省市延伸,将这些地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充裕的土地资源与沿海的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集合起来,不仅能较好解决“劳工荒”和“用地紧”,而且通过新产业集群的繁衍,继续保持福建鞋业的竞争优势。

4、提高三大集群之间整体竞争优势。以晋江产业集群为核心,充分发挥该集群的鞋材、鞋机及配件市场、国际鞋博会等效应,引导全省鞋业企业主动与晋江产业集群对接,逐步使三大集群互惠互补。

5、制鞋业科技创新和功能设计仍是行业关注重点。虽然我省的鞋业出口量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还没有一个世界知名的品牌产品,要增强我省鞋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就必须走鞋业创新之路。同时,企业要树立创新意识,拓宽鞋的设计思路,模仿中要有改进创新,要有自己的产品特征,有新技术含量。从而赢得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赢得消费者信赖,赢得品牌市场信誉。因此,鞋用材料的科技开发与款式设计也是全行业和生产企业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6、实施产业集群多元化延伸战略,加快培育鞋业关联行业或产品的新产业集群。通过实施产业集群辅导工程,鞋机及配件产业集群、鞋化工用品产业集群、鞋皮革材料产业、鞋用纺织产业集群,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新兴产业集群,成为福建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鞋业发展思路是:加强自主创新,培育知名品牌和国际品牌。优化原料结构,实现原料多元化,拓展产品新领域。在重点产业集群地建立质量检测中心和研究开发机构,跟踪世界制鞋发展最新技术,发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的带头作用。加快产业集聚,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大力发展高档化、功能性、舒适性鞋类和辅料配件,提高鞋类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提升鞋业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今后行业发展的重点是发挥泉州、福州、莆田、鞋业产业集群和厦门、漳州休闲皮鞋集中地的优势,扩大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和山海协作步伐。同时培植闽西北轻纺鞋材集群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鞋业交易市场,创建省级技术开发基地,建立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标准保证体系,强化鞋业产业集群的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工业园区、创建品牌产品和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促进鞋材、鞋模等配套产品的发展,进一步增强福建鞋业的综合竞争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