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东部外贸鞋企转型步伐更加坚实_行业综述_行业综述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7-7-2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6| 评论: 0

摘要:      从进口设备到出口技术,从出口低层次     产品到进军高端市场―――     山东:依靠技术实力参与国际竞争     20年




 
    从进口设备到出口技术,从出口低层次

    产品到进军高端市场―――

    山东:依靠技术实力参与国际竞争

    20年前,在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外宾招待所里,几名外国专家对一群中国矿工进行培训;20年后,还是在这里,授课人变成了兴隆庄煤矿的普通矿工,而听课的人变成了12名澳大利亚籍矿工。他们因本国企业引进了兖矿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放开采技术而来接受培训。

    多年来,我国煤炭行业都是花大价钱进口国外设备,出口不可再生的煤炭;如今,兖矿依靠自主创新破解了世界性技术难题,实现了由输出能源转为输出技术的历史性突破。“两柱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支架”专利申请公开不到一周时间,世界500强DBT公司就有购买意向。兖矿集团授予其“非独家、不可转让的技术使用权”,仅限许可为指定煤矿加工制作126组支架,用于装备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就获得转让费1556万元。同样凭借过硬的技术,兖矿承包了在委内瑞拉的铁路翻新项目,合同金额达1.88亿美元。

    注重创新形成优势

    近年来,山东具有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家电、建筑、电力、石油等行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他们依靠技术优势,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足迹遍布104个国家和地区。

    胜利油田发挥自己独特的修井和防砂技术,在竞争中战胜了多家国际著名的石油公司,承揽了亚洲一个国家200口油井的修复工程,并一举攻克了油井出砂和超深井的大修问题;“海尔”在海外设立了中国投资合作区;“浪潮”在南美的生产线投产以来,已组装销售电脑近10万台;德棉集团在东南亚国家的3万锭棉纺项目,投产次年销售额就达到600多万美元。伴随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山东企业开始从低层次的产品出口转而进军国外高端市场。

    另外,山东对外承包工程已摆脱低层次发展模式,向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电力、石油、化工、建筑行业发展。目前全省在建的对外承包工程每年可带动出口超过1亿美元,“十五”期间全省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6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6亿美元,外派人数13万人次,对外承包劳务指标列全国第4位。

    合理规划循序渐进

    山东省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提出了“贸易先行、投资跟进、由小到大、滚动发展”的境外投资合作项目模式,制定了全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的重点国别规划导向意见,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带着项目到国外进行考察。

    从山东省境外投资的发展过程看,这是一条稳妥成功的模式。从贸易起步,先期以现汇开展投资少、适应性强、见效快的项目,以及输出成熟技术、优势设备的短平快生产性项目,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向大中型实业项目发展,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如海尔集团按照“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思路,在产品出口占领当地市场销量达到在本地建厂的盈亏平衡点后,再在当地设厂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山东的企业在“走出去”的实践中,还总结出了诸如选择冷门项目、空白市场,抢先进入的避实就虚对策,发挥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先进一步的优势开展投资的“时间差”对策;将与山东省具有友好合作关系、经济互补性强的城市、省州作为对外投资重点的“友城带动”对策。境外加工贸易项目的投资地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约占85%以上,大部分是生产加工装配型的项目,使货物贸易、投资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协调互动,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今世界的竞争,最重要的还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如果没有构建起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耿加怀对此深有感触:“兖矿的技术、人才、资金、管理输出到发达国家,标志着兖矿的相关技术,尤其是装备水平达到或者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在WTO框架下,任何一个企业不出国门便面临全球竞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样才能争取在全球资源配置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真正融入到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

    自主创新实现了煤炭行业由出口煤炭向出口技术的转变。图为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工人在煤矿自主研发的采煤机械前面走过。

    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从贴牌生产到创建自有品牌―――

    江苏:培育知名品牌优化出口结构

    2007年4月19日23时17分,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主卡口。昆山海关关员郑明和曹荣成通过监控设施开始核放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3000台MIO牌GPRS导航仪。3天后,这种最新型号的产品就将在欧洲市场上出售。

    昆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只是江苏数以万计的外贸企业中的一员。据江苏省对外经济贸易厅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江苏外贸经营企业已达23142家。其中,私营、个体企业6005家;外资企业备案登记259家。江苏外贸结构明显优化,市场持续扩大,贸易方式日益改善,产品竞争力稳步提高。2006年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00亿美元。江苏正实现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从低端向高端攀升

    曾几何时,江苏外贸主要以鞋帽、玩具、服装为主,大部分外贸企业都属于加工型企业,处于价值链的“末端”,还要承担着巨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近年来,江苏纺织服装企业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纺织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销售渠道的建设,实现外贸出口企业的转型。

    无锡纺织服装企业运用现代价值链理论,将战略重心转向产业链的“两头”,即上游的产品研发设计和下游的市场营销服务环节,延伸、加大价值链两端环节的比重,缩小中间环节的比例,使产业价值链的形态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无锡光明集团、江阴云蝠集团均在北美开设了自己的设计研发中心、销售公司,在当地聘请优秀设计师及熟悉当地市场的经营管理人员。“两头”在外,使两个集团的产品成功地进入北美连锁商场。2006年,光明集团、云蝠集团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14.67%和50%。

    江苏纺织服装企业还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走高端路线,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市场占有率”的“四高”产品,扩大赢利空间,增强企业竞争力。无锡市天然纺织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梭织、针织及针织整合等手段对面料进行改良,在国内率先推出丝光麻,并大力推出双丝光面料、抗菌防辐射面料,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华交会”上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的客商,其高档丝光棉售价是国内同类产品均价的6倍左右。

    加快结构升级

    今天,世界500强中的IT企业几乎都在江苏开设了工厂,全球笔记本电脑的年总产量中的四分之一产自江苏。江苏出口产品正从传统的鞋帽玩具向高新技术产品迅速升级。

    近年来,江苏大力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品牌战略,鼓励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随着加工制造和技术开发能力全面增强,全省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从资源密集型产品向以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先导,机电产品、轻纺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体系。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年均出口增幅达60%,列全省大类商品之首,占全省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21%提升到2006年的45%,高新技术产品带动机电产品、机电产品带动外贸增长的格局逐步形成。

    伴随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江苏的主要出口产品范围也不断扩大。IT类产品、家电、汽车零件、船舶与集装箱已成为出口主导产品,运输设备、部分机械设备、办公用机械、医药品及无机化学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显现较强的比较优势,一些产品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如今,江苏有20多个大类的商品出口占全国15%以上,液晶显示板和显示器、鼠标、键盘等产品产量也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苏南正在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通信设备加工制造基地。从2001年起,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件、部件取代鞋和玩具,已成为江苏出口额居前5位的主要商品。如今已发展成为江苏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5%。

    从贴牌到创牌

    从贴牌到创牌,大力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成为江苏外贸出口的又一亮点。

    近年来,江苏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名牌,制订全省发展出口品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全方位的出口品牌培育机制。优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出口竞争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支持更多企业品牌进入商务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充分发挥出口名牌企业的示范效应。一批轻纺、家电、机械等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业已形成。

    徐州工程集团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出口超亿美元的制造企业。近年来,他们坚持走品牌发展之路,着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如今,公司实现了“徐工”牌大型机械产品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批量出口。

    在品牌建设上,徐工集团通过对照国际品牌找差距、定目标、订措施,持续强化产品质量改进工作,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同时注重技术素质、管理素质、文化品质等内在质量的提升,全面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徐工品牌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品牌。

    无锡纺织服装企业在为国际品牌做OEM时,积累了技术、管理经验,建立起销售网络。他们通过在国外自建销售公司、收购国际品牌等方式,变贴牌生产为创牌经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仅无锡市就拥有红豆、海澜等4个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另有协新等5个江苏省级重点培育的出口名牌。

    在品牌战略推动下,江苏涌现了一大批外贸骨干企业,整体竞争力迅速提升。目前,江苏进入全国进出口500强的企业达92家,占总数的18.2%,进入全国进出口200强的企业43家,占总数的21.5%。一批年出口额超百亿元的品牌企业在江苏迅速崛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