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效益,主要得益于整个武侯鞋业产业已经形成的集群规模发展”,卡美多鞋业公司的工作 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所谓产业集群,当然不是指企业的简单扎堆,而是指整个产业进行社会 化分工合作,整个系统从上游原材料到生产制造再到下游物流销售展示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 可,这才能真正称之为产业,才能真正发挥产业聚集效应――这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产业运营这个“脑 袋”,这也正是西部鞋都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运作、推进的事情。 根植成都 卡美多遍地开花 位于武侯区的卡美多鞋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在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女鞋制造商。 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中高档时装女鞋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公司现有职工2000余人,同时在广州和 成都建立有两大开发设计中心和生产基地,现有生产线6条。 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公司的当家花旦“卡美多”,是主要服务于成熟白领女性的高档女鞋 品牌,自推出至今备受市场追捧和消费者好评。目前已经在成都建立起了20多个省级区域代理和1500余 个专卖网点,同时在东南亚和欧美地区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销售网络已经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发展,与整个成都的鞋业产业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根据目前该公司的规划,下一步重点 将放在直营上,“力争到2015年,投资1亿元以上,使直营店面达到300家以上”――而最终目 的则是要掌握整个鞋业的终端市场,从而构建卡美多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企业经营模式。 鞋都新创 厂家商家零接触 “力争3-5年,使成都鞋业形成近1000亿元产值规模、解决100万人就业的优势产业集群!”四川西部 鞋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彭军告诉记者,按照我市鞋业产业发展规划,鞋业产业正着力打造“一都两园” ,即在武侯区建“都”做大“脑袋”,在崇州和金堂建“两园”(即两个生产基地)做强手脚。 彭军介绍:在“一都两园”发展过程中,武侯区要建设好“都”,大力发展研发、贸易、信息和人才 培训等,武侯区除保留约50家规模大、品牌好的鞋业企业外,其余鞋企大部分都将迁往崇州、金堂两地。 “脑体分开,武侯区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把‘脑’建设好!”据介绍,根据规划,“中国女鞋之都”规 划面积3.8平方公里,将着力打造中国女鞋之都品牌基地项目,把制造、研发、物流、商贸、金融、人才 等20余个相关行业全部引入园区,形成行业上、中、下游紧密连接、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链,为国内外贸 易商打造创新贸易方式――商家直接来园区看样订货,让贸易商和制造商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接触,省去中 间环节,有效降低综合交易成本,建立多方共赢的交易平台。 “下一步,则是关于产业运营的深度思考了!”彭军对此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在鞋业产业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建立起相适应的产业平台,包括研究整个产业的发展阶段、推进和营 销整个产业品牌形象、为产业发展提供更高级的各项服务,包括认证、品牌推广等方面,以及如何充分 利用富余的民间资金等。 新闻链接 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制鞋企业1700余家,鞋材配套企业3000余家,其中武侯区集 中了全市80%以上的制鞋企业和90%以上的配套企业。主要以生产女鞋为主,于2005年12月 获得“中国女鞋之都”称号。主要代表企业包括艾民儿、古奇、卡美多等。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整个鞋业产业的发展,我市规划了“一都两园”的发展模式,即武侯建都、金 堂崇州建园的模式。由西部鞋都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运作整个产业运营的相关事宜,包括研发、物流、展 销等对于整个产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相关环节。 结束语 从7月23日至今日,本报连续推出“工业发展在成都 走近成都工业名优企业、产品”专栏文章,为 市民全面展示“成都创造”的名优企业、产品,从另一个侧面为读者展示了成都工业的快速发展、良性 创造、锐意进取的局面。 抖擞精神再出精彩,谋求突破续铸辉煌!在成都被列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成都 工业又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自主创新的强力支撑下,在工业企业的积极开拓中 ,在工业战线广大职工的辛勤付出之后,成都工业必将迎来发展的“康庄大道”――一个以高新技术产 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基地,正在破土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