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2亿元人民币的红蜻蜓集团运动皮鞋研发生产基地日前在温州鹿城举行奠基典礼。该研发生产基 地建立在与欧洲著名运动鞋人体力学设计分析和运动鞋测试系统研发企业比利时RSscan公司合作基础之 上,由红蜻蜓集团出资,进行运动皮鞋的科技研发与生产。 中国民营企业在努力融入国际产业链的历程中,有多种模式,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红蜻蜓的此次 运作,再次给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这种启示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说值得深思与借鉴 。 技术滞后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中国的资金投入可以跟上国际企业的发展,管理模 式上也可在短时间内将先进的海外模式克隆进来,但技术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跟上企业的发展需求。技 术,成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企业比拼中决定胜败的主要因素,也是海外技术机构垄断的主要利器。为 解决技术问题,一般国内的大企业采取的方式是“自建研发基地开发适合当地市场产品”,“通过跨国 购并获得技术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力”等,也就是“资本走出去,技术走回来”。中国的资本外流主要是 通过这条路径,与进口原料一样,进口技术也让中国的资本大量外流。 红蜻蜓却采用了一种“颠覆性”的思维方式:资本走回来,技术走出去。这样的好处是资本的力量 作用于企业本土,与企业的生产形成互动,而企业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更强的竞争力。红蜻 蜓这样的战略布置不但收获新技术,而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研发经验。 红蜻蜓的资本本地化的战略部署,从社会效益上来说也是响应了当地政府“投资于本地”的号召, 让本来“走出去的”资本作用于本地,增加本地就业机会与税收利润,这也是民间资本的一种“反哺” 。 在这种民间资本外流逆转为内部落地的情况下,该如何获得自己需要的高新技术,红蜻蜓的模式是 通过与国际著名运动力学企业的共同的技术研发,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与红蜻蜓合作的比利时RSscan 公司是欧洲著名运动鞋人体力学设计分析和运动鞋测试系统研发企业,与这样的技术机构在中国本土合 作,确保了研发技术的目的性与有效性,也缩短了研发的周期。 “红蜻蜓联手RSscan,意味着红蜻蜓将借助全球一流科技,从传统制造业转型跻身世界先进制造业 行列,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革命。”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说。资本走回来,技术走出去――― 将资本输出改为技术输出,红蜻蜓提供了更有可行性的技术获得方式与接轨国际产业链的方式。虽然“ 科技”成为红蜻蜓融入国际产业链的看得见的方式,但它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努力去 改变“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