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拉链之都……福建县域经济领头羊的晋江市,拥有太多的此类头衔,但最让晋江人在意的却是“品牌之都”的称号。作为一个县级市,晋江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0余枚,中国名牌产品18项,在全国县级单位中遥遥领先。 进入新世纪,晋江市果断提出“品牌立市”的理念,这一思路很快在泉州民企中产生共鸣,一场创牌运动在泉州民企中掀起。为了鼓励企业创牌,泉州市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市财政一次性给予奖励100万元,县(区、市)配套奖励100万元,光晋江一市用于此项的奖励资金就接近亿元。 泉州市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游孙权分析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运动鞋产业的有福建、广东等地,但最终只有晋江培育成功了运动鞋产业集群,一批企业通过品牌战略占领市场,迅速做大做强,是重要原因之一。泉州市创造了占福建省1/4强的生产总值,经济总量连续八年居福建省首位。 让泉州领跑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正是活力四射的民营经济,2006年泉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900亿元,其中90%来自于民营经济。截止到2006年底,泉州市拥有各类民营经济实体11万多家。7月中旬,来自泉州的运动鞋生产企业安踏公司在香港上市,而此前它与晋江上千家的运动鞋企业一样,是家地地道道的家族企业。截止到2007年7月,泉州市民营企业在境内上市7家,境外上市19家,累计融资110亿元。 在泉州,一场推动民企上市的工程正在有效推动中。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表示,相较于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泉州民企上市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借上市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突破家族式管理的局限,推动民营企业做大,打造百年老店。 据了解,通过创牌、上市,一批泉州民企快速崛起,成为行业龙头,恒安集团、七匹狼实业、冠福家用和安踏体育等企业缴纳增值税居泉州市企业前10名。游孙权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民营经济一大特色就是众多民企“群星竞辉”,但其弊端也越来越突出。现在泉州市推动一批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形成“头羊领跑”效应,无疑将有效提升泉州民营经济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