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秀屿“10・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秀屿区政府立即组织对全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截至24日下午,全区已清理出64家“三合一”、“二合一”加工厂及小作坊,并责令其立即停产整顿。其中“三合一”加工厂38家,“二合一”加工厂20家、小作坊6家。
“如果让‘小作坊’鞋厂任其发展,莆田的正规制鞋企业将无法生存,全市的鞋业发展将会停滞不前,甚至会有崩溃的危险!”莆田市副市长阮军直陈“小作坊”的诸多危害:一是恶性竞争,扰乱鞋业市场秩序;二是假冒伪劣盛行,破坏莆田鞋业形象;三是挖、抢熟练工和技术人员,捣乱用工市场;四是劳资纠纷增多,破坏社会稳定;五是大量的税源和产值游离于政府统计之外。
据阮军介绍,从今年8月份开始,莆田市就着手制订整顿和规范“小作坊”鞋厂专项行动的方案,此次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使得这项工作更加迫在眉睫,全市希望通过从2007年11月到2008年3月底的集中整顿,使大多数“小作坊”鞋厂得到规范;许多“小作坊”鞋厂及时注册公司;一批“小作坊”鞋厂纳入规模企业管理;一部分拒绝接受整顿和规范的“小作坊”鞋厂被关闭停产。
据了解,制鞋行业是莆田市最大的行业,据规划2010年全市制鞋产业要实现200亿元产值。但为数众多的鞋类生产“小作坊”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莆田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莆田全市有“小作坊”鞋厂200多家,而正规制鞋企业只有19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