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深秋的露水才悄然隐退,初冬的严寒才刚抬起头来。各大运动品牌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烹制品牌盛宴:李宁把NBA明星奥尼尔招至麾下;安踏在香港成功上市;鸿星尔克赞助朝鲜奥委会;特步抢先合作第十一届全运会;匹克入主雄鹿主场……决战2007,决胜2008!2007年对于各大运动品牌来说一个品牌的大航海时代。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无论是李宁,还是安踏,抑或是三六一度、沃特、匹克、特步、鸿星尔克等都迎来了一次走上国际舞台的良机,2008年奥运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刻。对他们来说,奥运商机不仅仅意味着21世纪头十年的最重大的战役,有可能也是决定以后几十年胜负的关键,对一些小品牌来说,可能从此消失。虽然奥运精神倡导的"重在参与",但运动品牌的文化本性却是"冠军拿走一切,输家一无所有"。 匹克,作为中国运动品牌的先锋代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成功突围。用另辟蹊径的国际化战略,创造了业界公认的体育营销新模式--"匹克模式"。匹克也因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从二、三线品牌突围,成为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潜力无限的新品牌。
联姻希腊,跨出国际化的第一步 2004年春,一个希腊代理商牵线,匹克以极低的价格成为希腊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男子篮球队的专用装备供应商。同年5月,匹克第一家海外专卖店在塞浦路斯开业。 匹克首次走出国门就取得了成功,让头脑灵活的许志华萌生了以希腊为基点拓展欧洲市场进而以欧洲市场为基点打开全球市场的想法。 2005年年初,匹克董事会通过了许志华提交的"匹克国际化战略规划"草案。在许志华主导下,匹克的国际市场拓展工作全面展开,匹克开始在一系列国际高端赛事中频频亮相。 在加强国际营销的同时,匹克在产品研发、海外渠道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北京和广州成立研发中心,以紧跟世界潮流;2006年年底,在意大利成立分公司,直接参与当地市场的运作和管理。 通过塑造国际化品牌形象,匹克进入高速发展期。在与澳大利亚国家男、女篮球队签约两个月后,匹克就接到一份300万美元的订单。2005年,匹克的销售额比上一年增长了50%,2006年的增长幅度为80%。2007年,匹克确定的销售目标是比上一年增长80%,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将轻松实现。 与此同时,匹克的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迅速从二、三线品牌突围,成为国内一线运动品牌,并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匹克在大力推动国际化战略的同时,国内市场仍然是其主战场。目前,匹克内外销的比例为52。匹克在国内市场奠定的坚实基础,成为其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强大支撑。 "现在我们仍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只是方式有些不一样。我们的国际化战略也只是策略性地选择一些国际市场去打。做国际品牌是一个方向,我们之所以成功,是有十几年的积累。进入国际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纯粹在国际市场上打市场那是死路一条。在中国有市场的品牌才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国外品牌到中国来一开始也是不赚钱的,需要很大的投入,它们能这么做,是因为它们有实力,有国际市场做支持。"匹克副总经理许志华说。 国际化品牌战略也加快了匹克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匹克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明显优势,单个专卖店的销售情况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如今匹克的销售网点为3000多家,这个数量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匹克决定以每年增加1000家的速度扩大销售网点。
嫦娥飞天 再掀"品牌风暴" 2007年10月24日,这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日子,更是一个足以让十三亿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日子。举世瞩目的"嫦娥一号", 标志着太空技术又一次质的飞跃。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用航天品质打造的匹克也再次掀起了运动领域的"太空风暴"。 早在2005年9月,经过中国航天事业的严格考核,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这是在运动产品领域里中国航天唯一指定航天员运动装备。从携手"神六"到聚焦"嫦娥"。匹克又一次将体育营销的内涵上升到事件营销的新领域。不只在自身的专业领域去实现品牌的专业性,更是将身为民族品牌的责任自觉地担当起来,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使品牌的民族性和公益性得到了升华。 "神六"升空和"嫦娥一号",不仅将匹克的品牌记载在地球上,更是在浩淼的太空中留下了不朽的印迹。 "联姻中国航天事业是企业颇有远见的决策。中国航天事业选择合作伙伴有着严格的标准,入选的企业都是质量技术与品牌声誉俱佳。这些企业通过与有着广泛影响的航天事件合作,既抒发了爱国情感,也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匹克就是成功的一例。"某业内人士分析说,"企业是重要的社会成员,支持航天事业,表明了企业积极承担义务和社会责任,在扩充企业美誉的同时,企业理念的影响必将深入社会,起到引导教育社会的作用。" "将高科技的内涵溶入匹克文化中,用航天品质打造新一代匹克",自2005年9月,匹克正式启动的新发展目标后。匹克不断在运动鞋、运动服装等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利用自身优势吸引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