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欧盟作出征收反倾销税的终裁后,如今中国鞋企已经走过一年的痛苦转型期。大部分制鞋企业纷纷通过调整产品种类和转移出口地区等方式,来减少反倾销税带来的影响;同时,在内销策略上则是加强“内修”,比如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商品附加值等。 外销:改做其它鞋类 另寻出口地区 “由于反倾销的原因,我们和一些同行已放弃了欧盟皮鞋市场,改做革鞋或是纺织面料鞋。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正通过调整内部的经营策略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包括对产品种类和出口地区的调整,”相关人士说,“出口利润减少,无论是附加值高还是低的产品,包括国外在中国投资的企业,都会不约而同地在国内寻找市场。调整贸易方式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同时,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欧盟的反倾销让一部分采购商转向中国的一些周边国家采购,但大多数进口商还是不愿意放弃合作方。而部分国内的生产商认为做内销的推广成本高、要账成本高,因而在市场遇到压力时,宁愿放弃内单也不放弃外单。 内销:树立自有品牌 提高产品附加值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内销和零售的企业来讲,欧盟反倾销税的调整并未带来多大的影响,但中国鞋企依然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就对鞋类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