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特殊的发电厂每年将“吃”掉数万吨的制鞋垃圾,并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电力。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晋江国际鞋博会上,这个即将投入使用的福建首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的眼球。 “运动鞋之都”晋江年产鞋7亿多双,制鞋垃圾令人头疼,从而导致垃圾焚烧发电厂应运而生。 这个大型垃圾处理焚烧发电厂位于晋江市罗山镇华表山,工程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我们盼着早点投入使用。”晋江市环保局局长陈文艺说,“那样,晋江的制鞋垃圾和生活垃圾就能吃干榨尽、变废为宝了。” 据介绍,晋江鞋业发展产生的固体垃圾数量非常惊人。目前,晋江已形成了一个鞋产业集群,制鞋企业数量多达2300余家,年产鞋7亿多双,被称为“中国鞋都”。随着鞋业的快速发展,制鞋垃圾的处理成为环保部门头疼的一个难题。目前,晋江制鞋垃圾处理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填埋,这容易造成水质和大气污染,而且晋江市现有的垃圾填埋场也已不堪重负。除了制鞋垃圾,晋江市其他的工业和生活垃圾(不含建筑垃圾)数量也快速增长。 几番探索后,晋江市最终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好办法:利用鞋业和纺织服装垃圾多、热值高的特点,建造垃圾处理焚烧发电厂,处理工业和生活垃圾,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经过两年的建设,晋江人终于建成了福建省内第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发电厂由晋江创冠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并由公司自行管理,经营期限为30年,期满后移交给政府运营。 发电厂一期工程年发电可达9000万千瓦时。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吃”掉晋江全市的所有垃圾。 据悉,晋江市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厂,总投资为1.86亿元,占地面积120亩,自去年3月份开工建设,规划设计设置4条生产线,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烟化净化系统等,日处理垃圾1000吨。一期工程安装三条生产线,处理能力为每日600吨,2004年完成投资1.4亿余元。 发电厂的技术人员透露,焚烧后产生的残渣还可以用来做水泥砖等,只有约1%的残留物因不可再回收利用而成为真正的垃圾。 “晋江的制鞋垃圾由原来让人头疼的‘废物’,变成了发电的优质燃料。这充分说明没有无用的废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晋江市委书记龚清概感慨地说,“晋江全市总面积只有6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多达102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的协调至关重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更加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决走科学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