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我国出口鞋33.9亿双,比去年同期下降3.6%%,出口平均价格为3美元/双,上涨15.8%%。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鞋出口量低迷、出口均价大幅上涨的主要是受出口退税率调整、人民币升值、生产企业数量下降和美国次贷危机以及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 5月,我国出口鞋6.9亿双,同比下降4.9%%,环比下降7.1%%;出口均价达3.2美元/双,同比涨幅达22.8%%,均价接近去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从出口地区上看,对美国出口下降,对欧盟出口明显增长。今年1―5月,我国对美国出口鞋8.8亿双,下降4.5%%,占同期我国鞋出口总量的26%%;对欧盟出口鞋6.4亿双,增长6.8%%,占18.9%%。 海关分析认为,今年1―5月我国鞋出口下降主要受以下四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受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制鞋企业的利润率本身比较低,自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将鞋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和汇率影响,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二是鞋类生产出口企业数量明显下降。随着外贸环境的日益严峻,鞋企的生产经营压力加大,部分企业退出了出口行列。特别是中小私营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对成本上涨的消化能力弱,订单下滑导致逐步退出外贸领域。 三是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美国一直是国产鞋出口的主要市场,但自从去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消费指数一度下滑。受此影响,对美国出口相应放缓。 四是受制于国外反倾销等贸易壁垒。2006年10月7日,欧盟对中国皮鞋作出反倾销制裁,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秘鲁、委内瑞拉、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对我国鞋类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 分析人士建议,应发挥鞋类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质量、设计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的利润率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加大自有品牌的创建力度,提高品牌国际认知度;努力开拓新市场,并注重国内市场销售,化解出口风险。 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我国出口鞋33.9亿双,比去年同期下降3.6%%,出口平均价格为3美元/双,上涨15.8%%。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鞋出口量低迷、出口均价大幅上涨的主要是受出口退税率调整、人民币升值、生产企业数量下降和美国次贷危机以及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 5月,我国出口鞋6.9亿双,同比下降4.9%%,环比下降7.1%%;出口均价达3.2美元/双,同比涨幅达22.8%%,均价接近去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从出口地区上看,对美国出口下降,对欧盟出口明显增长。今年1―5月,我国对美国出口鞋8.8亿双,下降4.5%%,占同期我国鞋出口总量的26%%;对欧盟出口鞋6.4亿双,增长6.8%%,占18.9%%。 海关分析认为,今年1―5月我国鞋出口下降主要受以下四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受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制鞋企业的利润率本身比较低,自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将鞋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和汇率影响,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二是鞋类生产出口企业数量明显下降。随着外贸环境的日益严峻,鞋企的生产经营压力加大,部分企业退出了出口行列。特别是中小私营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对成本上涨的消化能力弱,订单下滑导致逐步退出外贸领域。 三是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美国一直是国产鞋出口的主要市场,但自从去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消费指数一度下滑。受此影响,对美国出口相应放缓。 四是受制于国外反倾销等贸易壁垒。2006年10月7日,欧盟对中国皮鞋作出反倾销制裁,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秘鲁、委内瑞拉、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对我国鞋类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 分析人士建议,应发挥鞋类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质量、设计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的利润率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加大自有品牌的创建力度,提高品牌国际认知度;努力开拓新市场,并注重国内市场销售,化解出口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