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声明显赫的甲骨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拉里・埃利森来说,挑战极限是人生中最大的乐趣。在马修・西蒙兹著述的《埃利森传》有这么一段文字佐证:“我们对自己的极限总是抱有无穷的好奇心。对我而言,软件行业是个艰难的考验。这是一次更高水准的竞技游戏,而且游戏中的对手很多,所以玩起来更有趣,更刺激。” ![]() 挑战极限需要的不仅仅是雄心,更重要的是勇气。而埃利森在1977年创办自己的公司的时候,主导他的事业动力竟然是“控制我的环境的愿望,这样我不必做我不想做的事,或者不必与我不喜欢的人共事”。这看起来有些意气用事,然而他大胆地迈出了第一步,将企业的产品定义为还没有人尝试过的关系数据库产品。结果,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种产品的兴趣、以及向埃利森提供的资金,让他们推出了独创性的数据库产品,从而赢得了几笔至关重要的交易。埃利森和他的团队充满了勇气,发现他人看不到的潜在市场,并成功地让产品成为了公司的利润源泉。 挑战极限需要的是面对失败时,纠正自我错误重新崛起的能力。在甲骨文公司初创时期,几十人的公司规模对埃利森来说,管理并不是个问题。但在1986年甲骨文公司上市后,公司的快速发展使管理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埃利森选择了工程师出身的沃克出任首席财务官,他凭着经验和喜好去选择人的做法让公司走上了危险的道路。再加上销售负责人肯尼迪错误的承诺措施带来的大批应收帐款问题,1991年公司几乎处于毁灭当中。 当时困难重重,他一直没有放弃,任用了财务经验的丰富的罗恩・沃尔,解决了公司的资金问题,又选择了管理出色的雷・莱恩作为自己的搭档。到1994年,甲骨文公司已在残酷的数据库竞争中成熟。作为一个勇敢的领导人,埃利森从失败中重新崛起,培养自己做正确决策的能力。 如果埃利森没有创办企业,凭借他的技术能力,对技术的狂热,他应该会在硅谷技术圈内发展的不错。然而,相比较他创办甲骨文后经历的个人磨难和成就,前一种选择显然有些平庸了。他热爱挑战的个性让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瑰丽的色彩。因为挑战,他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因为挑战,他在个人充分发展的同时,担负起了对社会贡献的责任。直到今天,埃利森带领的甲骨文公司,已成长为美国最重要的高科技公司之一。他对软件行业的贡献,是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启示更多寻求创新的人在挑战自我极限中寻求职业与人生完美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