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段毕生难忘的卡通岁月,阿童木、机器猫、米老鼠……这些曾经陪伴我们整个童年的经典卡通形象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正因为如此,在卡通设计最盛行的年代,儿童用品产业几乎所有的童装、童鞋,都在用卡通作形象、作品牌。但近几年来市场告诉我们,卡通风正在走下坡路,儿童用品即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其实个中原因也不难理解。从产业发展来说,使用卡通形象的一大问题就是擦边球很多。具有一定品牌的卡通形象,往往需要国际知名卡通公司的授权,如果没有授权,就是侵权,要么仿冒,所以我们会看到市面上无数的奥特曼、几十只蓝猫,在让人应接不暇的同时,也会觉得过于滥竽充数。即便是花了一定的代价,获得了授权,经营者会感到“做得越好,风险越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授权就要收回去,或者加大价码。主动权总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这就等于是为他人做嫁衣,给别人打工,自己心里总是不踏实。 有人说,可以自创卡通形象,但看起来似乎也不那么合算。首先,要有很强的原创性,另外,一个成熟知名的卡通,需要长年累月的培育,需要投入很多,中间还面临着很多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很难保护,很容易被冒充,而儿童产业千变万化,这中间,同样孕育着风险。另外,从儿童的性格来分析,已经风行了几年的卡通形象和卡通代言,也该偃旗息鼓了。儿童总是好动的,新奇的,兴趣很容易发生转移。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想法也跟以前大大走样了,比如现在的孩子,相比卡通片来说,可能更喜欢网络游戏。 正因为儿童的性格和大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个阶段儿童成长的特性和需要,需要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比如说服装,儿童的皮肤对大人来说比较细嫩,容易过敏,童鞋方面,小孩子也需要除臭抗菌抗过敏,其中运用的技术和大人鞋同样会有很大的差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即便是一双小小的十二贝童鞋,也可能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目前国内的儿童用品,比如服装和鞋子,都还没有一定的规范,应该说,也很难规范起来。比如说十二贝童鞋,中间也包括37~42码的大童鞋,它可能本身在生产工艺方面,采用的就是大人鞋的标准。儿童成长经历多个年龄段,我们不可能通通涉及,只能去抓住我们最具竞争的年龄段,并把这一阶段的儿童特性和需要参透。其实,从儿童用品产业来说,品牌之间的差异远远没有成人品牌之间的差异那么明显,大家都从代工和批发起家,现在大家又都开始做品牌,不过这是一条崭新的起跑线,不仅需要我们做出品质,更需要我们做出个性和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