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泉州大小鞋企“抱团突围”_国内动态_信息资讯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8-8-6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9| 评论: 0

摘要:     提起千亿产业“航母”,如果回到30年前,再爱拼敢赢的泉州人也不敢奢望。但放在10亿元、100亿元产业集群遍布侨乡大地的今天,泉州人正通过连横合纵的产

    提起千亿产业“航母”,如果回到30年前,再爱拼敢赢的泉州人也不敢奢望。但放在10亿元、100亿元产业集群遍布侨乡大地的今天,泉州人正通过连横合纵的产业“协奏”,打造千亿“航母”,一步步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两年后的2010年,泉州25个产业集群总产值有望突破5000亿元大关。这一“协奏曲”完成后,全市经济将实现新的飞跃。

  规划先行:勾画“新经济地图”

  站在湄洲湾南岸的小山丘上,放眼望去,一个接一个落地的石化项目绵延开去,新石化城正拔地而起。仅仅数年,以前熟悉的村庄已完全变了样,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60多年的庄发顺老人感慨万千:新城令他感到陌生而激动。

  如今的泉州大地,像泉港石化工业区这样的“区域经济”、“板块经济”已初具规模。无论传统的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还是产业“新军”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船舶修造都“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相对集聚于一两个县(市、区)内,勾勒出一幅前景美好的泉州“新经济地图”。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规划,2010年,泉州25个产业集群总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其中,石化、纺织服装2个产业集群产值超1000亿元;鞋业、建材、机械3个产业集群产值超500亿元;电子、食品、树脂工艺、水暖器材、汽车配件、茶叶、纸业、旅游8个产业集群产值超100亿元;玩具、包袋等12个产业集群产值超50亿元。

  “促进产业合作协同,政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依托重大战略性项目,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为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提供先导,相对集中发展建设上、中、下游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注意尽快形成配套协作能力强的产业链体系。”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调研室主任游孙权认为,龙头性产业的区域化塑造了泉州产业集群的聚合力。

  项目带动:引发“榕树”效应

  “一个好项目,可以带动一批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行内人将此比作“榕树”效应,好项目就好比榕树主干,在其带动下集聚的产业链就是不断生长出来的“繁枝茂叶”。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寄托了泉州人对引进好项目更多、更高的期待。

  和谐光电、晶蓝光电、冠科光电科技园、泉州光电信息产业基地、长照光伏等相继落户泉州。几个月前,台资企业创辉光电刚刚带来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新技术,紧随其后,能够发电的玻璃、可以随身携带的太阳能灯等一批超亿元项目又登上了“6・18”的签约台。借助这些项目的运作,泉州光电业完成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半导体照明以及液晶显示器三大布局,并在各自领域形成集群效应。业内人士保守估计称,到2010年,仅落地的四五个顶级大项目,就将带来超过200亿元的产值。若干年后,“1元的LED芯片产值可以带动100元的下游产品,将形成超过千亿元的产业链”。

  作为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这种“榕树”效应同样在石化产业上得到验证。目前正在建设中的12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芳烃、80万吨乙烯、80万吨聚乙烯、52万吨聚丙烯的产量,将赋予泉港立足国内乃至世界石化舞台的能力。

  由此形成的超600亿元年产值,可带动1500亿元以上的石化产业集群。伴随其延伸产品的开发,产业链将被越拉越长,“榕树枝”将荫及新型材料、轻工、纺织、电子、汽车、食品等诸多产业。同时,东南沿海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通港铁路、遍布泉州湾各大港口的物流群等都在加快配套建设;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一批“金种子”项目在泉生根发芽,相信不久的将来会长成更多的“大榕树”。

  产业转型:“制鞋专家”与“石化新秀”互动

  刚刚公布的一组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五大传统产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277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继续发挥着对泉州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成为稳住我市经济发展大盘之本:五大新兴产业“提速”,除石油化工因原油涨价和福建炼油厂停产检修影响仅增长8%%外,其余四大新兴产业的增速均在30%%以上,继续担当起引领、拉动经济的使命。

  稳住大盘。泉州传统产业必须且正加快整合提升步伐。两个月前,一台由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喷气式”织布机,一次性通过专家委员会的鉴定;海天轻纺年产3万吨的PTT切片项目即将正式投产。这一创新,被普遍看做泉州纺织服装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到目前,全市共建立了87个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其中国家级10个),298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15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如今的泉州新老产业,已开始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局面。一方面,不少传统龙头企业通过“连横合纵”,积极探寻新的“出路”。几个月前,七匹狼、海天、卡宾、盖奇等10多家知名传统鞋服企业共同成立福建省闽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触角伸向光纤和电池高新项目,集体进军光电业;又有确切消息传来,“制鞋专家”要变身“石化新秀”,安踏集团的一只脚已伸向石化中下游产业,且胃口还不小,一下子瞄准了年产10万吨丁苯橡胶和年产8万吨热塑性弹性体两个项目。这一系列跨行业的发展举动,将使其完成“自下而上”的产业延伸。另一方面,可以预见,石化产业将为传统鞋服等提供必需的原料,船舶修造对船用油漆、树脂等的需求将日趋扩大。

  企业协奏:大小厂家“抱团突围”

  制作完成一双鞋,要经历多少道工序,需要多少家企业合作协同?即使是制鞋专家,恐怕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以石狮、晋江为代表的泉州纺织服装板块,如今已充满了生命力,原因是它的产业链已越滚越粗,越做越全。这是国内其他纺织服装板块目前所无法比拟的。”从事纺织服装业20多年的盖奇集团董事长王衍筑的这番话在一定程度上道出:随着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链也随之扩张,形成上中下游配套产品链条。纺织服装业从聚酯、切片、拉丝、织造、染整到成衣,鞋业包袋业从制革、鞋底、鞋面、辅料到成品鞋,陶瓷业从高岭土加工、成型、彩绘、烧制、包装到专业市场,诸如此类,环环相扣,已缺一不可。正在建设中的晋江英林国际茄克城,将以当地劲霸、柒牌等品牌企业为龙头,把与茄克产业相关的上千家中小企业引入茄克城,实现行业生产联盟和分工协作,形成全国乃至全球最集中的茄克服装制造基地。而像这样的专业化产业基地,诸如中国鞋都、中国茶都、石狮服装城等,泉州比比皆是。

  面对趋紧的宏观调控形势,越来越多的泉州企业深刻认识到:企业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抱团合作才是新形势下的出路。今年,受美元贬值、出口受限、银根收紧等影响,像全国其他地区企业一样,泉州企业同样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大考”。为保证持续发展,扩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合作已是共同的选择。就如晋江的做法,当前着眼于品牌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互动共赢,鼓励开展产业协作,促进传统产业内部整合提升。一方面,引导品牌企业走差异化竞争路子,加快从生产加工型向品牌导向型的转变;另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以品牌为纽带,细化社会分工、建立生产联盟和协作组织,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抱团突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