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产业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现有制鞋企业二千多家,其中,规模企业二百一十八家。针对我市制鞋产业产品总体附加值低、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整体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市质监局采取“帮、扶、促、打”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三项措施着力提升鞋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名牌助推方面,我市将扶持鞋业企业争创各类名牌产品作为服务鞋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抓手,在对全市制鞋产业进行普查,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的基础上,按照“提升一批、创建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认真制定名牌培育计划,采取零距离服务、及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方式,不断加大名牌创建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制鞋产业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项、国家免检产品1项、福建名牌产品9项,2008年上半年又推荐上报10家企业10项产品争创国家免检产品和福建省名牌产品。 在标准引领方面,我市加快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步伐,积极引导、鼓励重点骨干鞋业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承担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大力抢占技术标准制高点。全市鞋业企业已参与、承担了《鞋类防寒性能试验方法》等8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福建省制鞋业行业技术开发(莆田)基地、莆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正着手联合申报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鞋类检测仪器分技术委员会。 在打假规范方面,我市继续完善与名优鞋业企业联合打假工作机制,与重点鞋业企业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和信息交流机制,加大打击假冒侵权行为力度,扎实开展企业维权服务工作。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对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又无发展潜力,专门生产假冒他人品牌产品的企业、小作坊,坚决予以打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据悉,2008年上半年,莆田制鞋产业共实现生产总值107.3亿元,居全市十大产业集群首位,继续保持良好快速发展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