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40亿的电视观众眼中,头发已经略显灰白的李宁显然成了2008年开幕式关注的焦点。8月8日李宁在鸟巢体育场的上空完成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顶点。李宁这个商业品牌也将很快迎来新纪元。这位“体操王子”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囊括三枚金牌的时候,他的光环都不如24年之后的今天这么耀眼。李宁,斜体的LI NING,借助于创始人的光环,也将有希望跻身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行列,成为全球第三大体育用品品牌。 难道一个简单的奥运火炬点火仪式竟然能起到这么神奇的作用? 当然。如果不是李宁,而是其他点燃火炬的候选人,估计起不了这样神奇的作用。正因为点燃火炬的是李宁,而且是一个45岁的李宁,把李宁这个体育品牌的活力推高到极致。 你可能会说,别吹牛了。哪里有这么神奇?耐克和阿迪达斯在品牌上耗资巨大,历经多年,难道就被李宁满场跑了一圈就追上了? 不错,就这样简单的一圈,最起码李宁和耐克、阿迪达斯的距离缩短了不少,甚至缩短到了触手可及的地步。 耐克和阿迪达斯不惜巨资投入品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创造出,或者更精确地说,包装出这个品牌活力。体育品牌之所以受大家的喜爱,关键在于其中暗示出活力。所以,耐克和阿迪达斯签约NBC篮球明星、欧洲足球俱乐部足球明星,对各种重大体育赛事提供赞助。这些广告营销、体育事件营销的目标都指向包装品牌的活力。 但是,任何品牌包装出来的活力,都比不上品牌创始人本身蕴涵的活力。幸运的是,李宁还具备这样的活力,这种活力活生生地展示在全球40亿电视观众面前,哪里有比这更有效的体育品牌包装啊! 如果某一国家的顾客在看到耐克、阿迪达斯、李宁这三个品牌的体育用品的时候,他们想到的会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