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耐克和李宁在中国市场的争战由来已久,在奥运这个事件上,三个品牌都不甘示弱。 借助作为北京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阿迪达斯从奥运前到奥运会开幕做出了一系列的品牌战略活动,而且强调了其在北京奥运会的专有性:获得的特许经营产品权利,能够在产品上使用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标识;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所有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和志愿者提供运动装备;还将为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提供包括领奖服在内的所有体育服装。但是阿迪达斯所赞助的运动队是排球队、柔道队和并不被人看好的足球队。 作为阿迪达斯的老对手,耐克在北京奥运会的路子似乎与阿迪达斯和李宁都不同,耐克赞助了网球巨星费德勒、美国男篮“梦八”,甚至德国男子篮球队。对于中国代表团,耐克为刘翔、郑洁、晏紫、李娜、中国篮球队等提供比赛服(鞋)。耐克还赞助了中国28个大项中的22支代表队,他们都将身着带有耐克标志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参赛。 阿迪达斯采取了正面进攻的方式以获取市场,而耐克则采取了侧面包抄攻其不备之处,只要遵守奥运游戏规则,不侵犯、不越位,在合理的范围内,也同样可以把奥运的无形资源充分盘活,为其所用,因为谁能够极限地依附奥运会,谁才有可能延续或者成为全球品牌的原动力和票房的保障。这是一场商界的奥运竞技,阿迪达斯和耐克的目的都是一样,就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市场,而绝不仅仅是为了击败对方。 |